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黄山黟县:不负好春光 春耕备耕忙

2022-03-18 17:44:06 来源:   编辑:施亚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在黄山市黟县洪星乡同川村的一处新规划的蔬菜种植基地里,旋耕机正在进行着土地的翻耕作业。在另一旁,十几名村民们对翻耕后的土地进行打沟、规整工作,得益于机械化作业,不一会儿,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种植基地就已雏形初现。

大星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舒勤芬说:“我们将大星村原9亩土地以“飞地模式”,联合同川村种植大户跃平家庭农场和新民家庭农场,共发展60余亩土地,种植茄子、四季豆、长干豆等蔬菜。”据了解,新规划的蔬菜种植基地将采用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生产出的高山绿色蔬菜更受市场认可和欢迎。

在渔亭镇团结村下坦组,多台农用机械在田间来回施肥、起垄、覆膜,器械声与人们的欢笑声在春风中交织,翻新的泥土在暖阳中飞扬,呈现出一派忙碌而欢乐的春耕景象。“目前,我们主要任务是将田地平整好,施好肥,为4月的播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省农科院博士钱益亮介绍道。

今年2月,渔亭镇楠玛村、团结村、汪村村、考川村与黟县禾悦种植专业合作社及黄山市禾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发展黑玉米种植,面积近500亩,黟县禾悦种植专业合作社为4个村提供技术支持,保障黑玉米生产安全;黄山市禾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果穗分级标准阶梯价进行订单回收。通过合作化的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形成了“上有企业、中有合作社、下有村集体”的产业发展联动模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黟县统筹安排,从主体培育、科技服务等方面入手,助力春耕备耕。

该县抢抓“两强一增”“六业千亿”行动贯彻落实契机,一体推进稳定粮食生产、抛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黟路田园”风光打造等重点工作,鼓励社会化服务多点建设和现有社会化服务组织企业县域布点,建设区域性服务站(所),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利用山里山外地块时间差,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

同时组织粮油、土肥、植保站等相关技术骨干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优质水稻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培训,提高主体种植和管理水平,创建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的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抓好油菜、茶园、蔬菜等在地作物管理。并充分发挥省农科院在黟工作站优势,对全县32户规模种粮主体开展土地流转、品种选用、茬口安排指导,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水稻测深施肥、绿色防控集成应用等技术。

(鲍丽云 汪立 王瑶 )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