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茶园绿色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黄山市黟县积极推动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建设,充分发挥主体带动作用,增强示范引领,全面推进茶园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2月23日,在宏村镇古溪村的茶园里,一块块醒目的诱虫“黄板”成排成列的立在绿油油的茶园中,农户在清野茶叶联合体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标准扦插黄板。“我们为农户全程提供黄板扦插、回收、茶园中耕除草、有机肥替代等社会化服务,而且只要茶叶采摘检测后符合出口欧盟条件就统一收购。”清野茶叶联合体负责人张亚力介绍说。
据了解,清野茶叶联合体是省级示范联合体,由龙头企业黟县清野茶厂牵头组建,目前备案出口茶基地7200亩,统一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等技术管理,并且收购原料,加工销售,出口欧盟。
黟县拥有各类涉茶主体300多家,其中加工收购能力10吨以上的“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达到42家。该县将新型经营主体和村经济联合社作为茶园绿色防控重要支撑点,大力巩固发展茶叶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到绿色防控、品质提升、优质优价收购全过程,组建带动作用强、示范标准高的茶叶联合体,形成“定向订单收购、多体联合防控”机制,并在耕、种、防、收环节严格落实有机茶标准,努力打造绿色有机示范基地,确保内、外销茶原料的品质。目前,全县6家市级以上茶叶农业产业化龙头,2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和15家茶叶家庭农场参与绿色防控。无公害生态茶园达3万多亩,其中有机茶园认证达3430亩,并带动农户自觉管控茶园,实现县域内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达5.5万亩。
同时健全质量监管机制,该县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茶长制及企业负责制,推行茶叶质量安全“红黑榜”制度。对落实绿色防控制度的农户发放“绿色防控茶园卡”,农户凭卡销售,企业优质优价。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村检测点与主体建立紧密联系,帮助企业茶园基地实施茶叶监测和农残自检。今年来,共配送黄板265.35万片,现已完成60.6%。
(鲍丽云 韩丹妮 何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