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北 > 正文

濉溪县:“新农机、大服务” 机械强农助推 粮食产能大提升

2022-04-29 20:48:1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志强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彭甫)为确保濉溪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暨高油酸花生种植”工作取得成效,淮北市濉溪县农机部门紧紧围绕省市县“两强一增”行动,牢固树立“新农机,大服务”理念,坚持项目驱动,大力推进以“机械强农”行动暨 “两中心、两基地”建设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促进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有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落实补贴政策,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濉溪县2022年第一批农机补贴资金1817万元,从3月21日上午9时起,濉溪县开始受理2022年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到4月初,已经受理申请表 2396 份 ,受益农户数 2230 户,申请 机具数量: 2459 台 ,使用补贴资金1944.795000 万元,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补贴政策实施,加快推进濉溪县农机化转型升级步伐。

加快推进“两中心、两基地”建设,打造“机械强农”皖北先行县。及时制定“两基地、两中心”建设方案、遴选公告、评选细则,发布遴选公告。4月12日,组织人员开始遴选实施主体,落实建设地点、规模等。4月18日,召开“机械强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确定项目建设实施主体。4月25日,县农机中心与各实施主体签订目标责任书,瞄准靶向,列出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时限清单,实施挂图作战,加快推进“两中心、两基地”建设进程,竭力打造“机械强农”皖北先行县。 通过“机械强农”行动“两中心、两基地”项目建设的实施,可以带动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有效破解小农户参与社会化服务的难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大幅提高粮食产能。

做好新机具的研发推广应用、补缺农作物机械化发展短板。目前,濉溪县淮农农机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功研制生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加快推广应用 ;濉溪华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研发新结构旋耕机用后置式液压调整开沟机,已经研发成功批量生产。下一步,濉溪县农机部门根据“机械强农”任务清单,每年确保完成一种新型农机具的研发工作,“十四五”期间确保完成3项研发任务。不断加强现有农机生产企业的培育,力争再招引1-2个农机生产企业,到2025年,全县农机企业生产收入达到1.2亿元。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引导培育现有生产企业对高油酸花生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种业发展等全程机械进行研发、推广。

通过项目带动,探索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新模式。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化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大力宣传推广大型复式智能高效绿色农机具,提高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

结合濉溪县的发展现状,制定机械化发展规划,加大机械化技术宣传推广力度,扎实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积极争取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机制,统筹推进,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装备配套方案和生产经营模式,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全面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县共注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92家,其中国家级合作社3家,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12家,市县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家,合作社拥有各类机具3750余台套,主要开展土地流转、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模式,年完成农机服务作业面积240万亩,实现作业收入1.2亿元,已成为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接下来,濉溪县农机部门将大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积极推动农机作业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新业态发展,以创建全国、省、市、县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为依托,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支持引导农机服务主体开展跨区作业、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等,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延伸,全面提升粮食产能。

下一步,濉溪县农机部门将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门适时组织召开全县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新机具、新技术展示、演示现场会,打造“机械强农”皖北样板,推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