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北 > 正文

濉溪县双堆集镇扎实推进户改厕问题整改落实

2022-04-24 13:57:4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志强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吴永生 范胜明)“检查的当天晚上,就来人给俺接通了自来水。”4月11日,记者走进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魏圩村魏俊玺家了解户厕整改情况时,他如是说。

魏俊玺说的“检查”是去年12月农业农村部对魏圩村户厕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的一次督查。魏俊玺家户厕因未接通自来水,被列入问题整改清单。当时,在魏圩村与他家同时被查出存在问题的还有8户。

针对被督查出的魏圩村8户户改厕问题,为压实责任,双堆集镇当即对责任心不强的干部启动问责。魏圩村包村干部、村党总支书记和包队的村“两委”干部分别受到书面检讨、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的处理。

“刚开始觉得挺委屈,总认为政府给老百姓建好了厕所,用不用和如何管护是群众自己的事。”谈起被问责,魏圩村党总支书记魏俊义面露愧色,“其实群众的习惯改变要靠我们干部去推动,户厕有问题管得不够好,干部确实有责任。挨批评后,我们村‘两委’干部对照标准,举一反三,对各自包保的自然庄,再一次逐户排查,加班加点落实整改。干部带头给群众修厕所,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己动手干”。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厕所的状况,关乎群众生活,牵动百姓民心,折射文明风尚,关系地方形象。建好小厕所,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改厕工作的推进,卫生厕所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群众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厕所建设模式不一、问题排查整改不及时等问题,厕所的建后管养成了政府的忧心事。针对村干部认识不足、业务不精、标准不高的问题,双堆集镇邀请改厕技术人员和县农业农村部门的专家,到镇里进行多次集中培训指导。为防止魏圩村类似问题发生,双堆集镇当即聘请第三方进驻该镇,对23个村已改的6000多户厕所开展拉网式排查,当天检查的问题当天点对点反馈到村,当天整改到位。同时,加强户改厕施工队监督教育,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严禁向群众指定安装蹲便或坐便厕具等不规范行为。

“现在,干部隔三差五地来看俺家的户厕。一旦有个损毁的,打个电话,很快就有专人来维修。”村民李绍玲介绍说,“这次国家来检查的时候,俺家马桶的水箱正巧被不懂事的小孩子砸坏了。村里上门维修好,还给俺垫付了100多块钱”。

在村民魏道杰家,院内一间新改造的卫生间格外显眼,他说:“以前化粪池的盖子有一点裂缝,我都没当个事。村干部来排查看到了,第二天就换了个新盖子。”谈起户改厕的好处,他说以往用旱厕,不敢建到院子里,就在院外路边找些砖块随意一搭,到了夏天蚊蝇乱飞,遇到下雨,更是下不了脚。如今水冲厕所改到了屋里面,天冷天热上厕所都方便。原来院墙外的旱厕已经拆除,再也不会苍蝇乱飞、臭气熏天了。

“新厕所既方便又卫生,与原来的厕所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村民魏怀海说,今年春节期间,他在南京务工的儿子回家过年,到家后用上了新改造的水冲式厕所,还特意在家多住了两天。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双堆集镇把改厕工作作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以改厕为抓手,着力消除露天及简陋旱厕,破除农民传统生活旧习,推动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提高群众自我管护意识和能力,双堆集镇加大宣传力度、张贴养护明白纸,广泛动员群众做好户厕刷洗清掏等日常管护,养成文明卫生的如厕习惯。

“户厕改造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双堆集镇副镇长杨青介绍,解决“有人管”的问题是前提,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注重发挥“一站两体系”作用,维修制度明白纸张贴到户,做到有了问题及时上报,出了问题有人维修,逐步形成建、管、修、用并重的长效管护机制。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