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运输轩)2月27日,记者淮北市交通运输局获悉,由该局主导起草的《非法运营车辆智能取证规范》《营运车辆违法行为智能取证规范》等6项交通运输智能监管地方标准通过专家组评审,并将填补我国交通运输智能监管领域的空白。据悉,2月26日,淮北市市场监管局邀请了行业相关领域专家对由淮北市交通运输局主导起草的《非法运营车辆智能取证规范》《营运车辆违法行为智能取证规范》《运输企业违法行为智能取证规范》《交通运输智能监管数据建设规范》《交通运输监管协同云平台建设规范》《交通运输违章自助处理规范》标准进行审查。
经专家组细致研究讨论,同意上述标准通过审查,建议按评审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发布。
“这6项地方标准是淮北市继科技治超4项地方标准作为全国首例非现场执法地方标准后又一创新。”淮北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李丽告诉记者,这不仅将填补我国交通运输智能监管领域的空白,对于推进全国交通运输智能监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淮北市交通运输局将非现场执法经验从科技治超向客运、黑车治理、驾培、维修、危险品运输等交通执法领域延伸,先后研发并应用非法网约车经营智能取证、“黑车”违法行为智能取证、案件远程自助处理以及企业安全管理智能取证等43套针对“两客、两租、一危、一货”车辆、“黑车”及驾培、维修企业等违法违规行为智能取证和辅助系统,实现对淮北市交通运输全行业16类应用场景智能化监管。经多年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被有效遏制,运输市场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群众对该市交通执法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该市交通“线上”智能取证与“线下”执法协同配合,推动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双提升的成功经验也给全国同行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