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张姣姣 赵永莉 特约记者吴传贤) 自3月26日疫情发生以来,淮南市潘集区妇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号召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以及广大妇女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上下一心、各方联动,凝聚大爱、共克时艰,在这场疫情面前勇于担当、展现作为。
守护“家”阵地。区委有号召,妇联见行动。区妇联积极响应区委“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深入包保社区走访对接,按照社区防疫需要定岗定责。3月29日,区委下发《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的通知》以后,区妇联迅速传达落实,即刻响应,全员就地驻守潘集办公、居住,24小时在岗。同时,快速集结广大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核酸检测、组织动员、排查登记、心理辅导、关爱慰问、救助救护等志愿服务。4月5日深夜,区妇联“阳光妈妈”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工作室的几位“阳光妈妈”志愿者,紧急救护了一名突发心梗的留守老人和家中年仅4岁的留守儿童,为疫情期间的特殊家庭守护好“家”阵地,构筑起温暖的爱心防护墙。
传递“好”声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区妇联通过微信群、QQ群,第一时间向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和全体妇联执委传达了区委各项工作要求,以及市妇联《致全市妇联组织和广大家庭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广泛宣传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安排、法律法规、防护知识等,要求各级妇联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履责担当。巾帼志愿者加入各村(居)宣传播报队伍,拿起小喇叭,采用各种接地气的语言,持续分时段播放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要求,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尽快知晓最新防控政策。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利用省、市妇联网站、潘集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分享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宣传抗疫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巾帼事迹,发表信息40余篇,营造出正面宣传引导,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良好氛围。
发挥“联”作用。疫情无情,人有情。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区妇联团结带领全区1700余名各级妇联执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排查登记、秩序维护、社区封控、心理调适、慰问关爱等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贺疃镇、祁集镇妇联利用“巾帼网格员”, 采取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拉网式排查,精准摸排外地返乡人员和在外务工人员详细信息。田集街道、平圩镇、潘集镇、夹沟镇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在各个核酸检测点协助医务人员进行人员登记、开展秩序维持。高皇镇妇联带领妇联执委与交警、民警一起,对淮上大桥、交通要道出入车辆进行检查、劝返,对出入人员进行扫码核查、测量体温,严格执行逢人必问、逢车必查、就地劝返规定,严防疫情输入。芦集镇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镇村妇女干部参与全镇村(居)21个卡点执勤,减少镇内人员流动,从源头遏制疫情扩散。架河镇妇联防疫志愿者们采取“送菜上门”模式为居家隔离人员、孤寡老人将新鲜蔬菜配送到家,让行动不便和封闭管控的居民群众在疫情期间生活放心、居家舒心。各级妇联执委主动联系帮助身边的妇女、家庭,尤其关注孕产妇、留守儿童、单亲母亲、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老弱病残特殊困境群体的需求,及时开展关爱扶助活动。
凝聚“她”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区妇联的号召下,全区各级妇联干部、女企业家、非公领域妇女组织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发扬奉献精神,捐款捐物,凝聚起强大的爱心“她”力量。区妇联联合区红十字会,向社区一线工作人员捐赠矿泉水、方便面等应急值守生活物资。省妇联执委、架河镇武庙村妇联主席王红英,为了能让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吃上一口热饭,组织巾帼志愿者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送上亲手包的热包子。祁集镇许岗村妇联和巾帼志愿者为“疫”线人员包饺子、擀面条,为防控值守人员送上“爱心饺子”和“爱心面条”。全国人大代表、区妇联执委、省妇女创业发展项目点负责人刘琴,一边打理合作社的养殖场事务,一边见缝插针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还带领合作社的其他巾帼志愿者一起慰问村里的留守老人,为古沟回族乡卫生院捐赠防疫物资。芦集镇妇联发动辖区内三福粮油、如意粮油等多家非公领域妇女组织,前往疫情防控一线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潘集第一家非公企业妇联组织负责人、淮南孝银供销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静,在居家隔离期间仍心系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捐款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