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南 > 淮南新闻 > 正文

退役军人保本色 越是艰险越向前——安徽省寿县县医院王友健奔赴一线战“疫”记

2022-04-08 20:55:5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赵永莉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在虎年初春还是无情地袭扰了淮南市寿县。在2020年零疫情的千年古城迎来了新的考验。寿县的医务工作者再次义无反顾地冲上了抗疫第一线。王友健就是这次抗疫中的一名“逆行者”,他是寿县县医院信息科的一名工作人员,更是一名退役军人。一日穿征衣,一生许战场,面对这场疫情,他坚守军人初心,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他自豪的说:“我是一名在党旗和军旗下宣誓过的战士”

3月26日,邻县凤台发现了无症状感染者,寿县立刻严阵以待。27日,在单位加班的他接到上级派员支援凤台县李冲村的通知,考虑他有抗疫实战经验,派他开负压救护车转运确诊病例,风险可想而知。在和妻子通话时,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因为他的爱人正身怀六甲,家里还有一个6岁大的孩子,父母又都不在身边,正是需要他照顾的时候。可妻子为了不让他分心,反复告诉他家里没事,并主动把他的换洗衣物送到了单位。这一刻,他再也没有了顾虑,立刻穿上防护服,开上负压救护车直奔凤台。

迅速集结,整装待发

战“疫”一线,方显本色。转运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从到的那一刻起,配合当地疾控中心,对阳性病例和密接次密进行转运隔离。接令、防护、转运、消毒,可谓是马不停蹄,错过饭点、没时间睡觉也是常事。密不透风的的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口罩,全副武装的穿戴,一穿就是6、7个小时,这对于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王友健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长时间戴着护目镜开车,护目镜起雾,会影响驾驶员的视力,开车时又不能擦拭护目镜,只能不断地深呼吸,集中精力观察路面情况,慢慢小心地驾车前行,保证安全。完成任务后已是凌晨4点多,在车里休息1多个小时后,再次接到紧急出车任务。

这一天,他已经连续工作20多小时

每转运一例,他都要对车辆进行及时消杀,确保下一位人员的安全

28日中午,我县八公山乡出现疫情,正在出车的他接到返程支援指令,午饭还没来得及吃就紧急赶赴八公山乡。“刚回来的时候,三天两夜我就睡了4个小时,身心的疲惫都已经达到了极限,但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至今,王友健都清晰记得那天夜里下着雨,他去接隔离人员,结果在返回途中车轮深陷泥里,到处找石头、树棍,淋着雨,花了将近30分钟他才将车开了出来。

深夜,泥泞的山路更难走,即使再小心,车轮还是陷了进去

夜以继日地转运工作,王友健时刻保持着高度警醒的习惯,特别是在容易疲劳的晚上更是绷紧神经,他把手机铃声开到最大,生怕因漏接一个电话而耽误了时间。从3月27日到现在,已连续奋战10多天的他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两眼布满了红血丝。每次转运完患者后,他又会立刻按照要求严格对车辆进行细致的消杀以确保安全。脱下防护服和手套时,身上的衣服基本已经湿透,一双手也悟得发白、发皱。多日不见家人,王友健说,“等疫情结束,回到家中,我最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亲手给家人做一顿饭菜。”

电话这头,是女儿稚嫩的声音:“爸爸,能不能早点回家!”

看到这幅画,他说想家了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这次疫情爆发的关键期,10多日不间断地参与防控工作,克服身体、家庭、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显现了可贵的军人本色,也体现出共产党员敢把重担挑在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优秀品质。

待疫情退去,再让我们看清彼此的脸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为了谁。此刻,让我们记住抗“疫”一线人员的平凡故事,让我们坚守信念,携手战役、共克时艰,用更多的付出与爱,共守“人间最美四月天”,愿疫情散去,山河无恙,人间皆安。(寿县卫健委)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