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南 > 淮南新闻 > 正文

淮南八公山:疫情防控“常青树”,党徽银发闪光辉

2022-04-02 20:32:1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朱莉萍 赵永莉 特约记者 吴传贤) 连日来,淮南市八公山区战“疫”防控线上,涌现出一支“银发”党员志愿者队伍,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发挥余热书写银发战“疫”的感人故事,践行当年面向党旗许下的铮铮誓言。

今年70岁的程东杰,是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新一轮疫情爆发后,他主动向所居住的上游社区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每天早晨六点多就来到社区报道。“程老师,怎么来这么早,你昨晚不是值夜班吗,要好好在家休息。社区书记叮嘱道。”程东杰笑笑说:“我没事,想着今天要做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你们肯定很忙,我在家没事就看看能不能帮上忙”。说完,程东杰就帮着社区人员抬桌子、搬凳子到核酸检测点,检测点准备物资就绪完备后,程老师便拿着小喇叭在小区楼下开始通知居民带上身份证到核酸采集点排队登记。自2020年疫情防控以来就他一直参与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程东杰不光是社区疫情防控的常青树,他光是在2021年就2次缴纳大额党费,共计5000元。他在疫情防控岗位上,一干就是一整天,对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大家都担心他长时间志愿服务身体吃不消,但是他却非常乐观。“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疫情很快就可以控制住,到时我再好好儿休息。我只是做了党员应该做的事。”

“请出示一下通行证,扫一下安康码与行程码,这边来测下体温,谢谢您配合。”62岁的退休党员朱宗新每天早上准时出现在胜利社区佳城国际的出入口,在检测点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问询、登记、测温,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新庄孜街道佳城国际小区比较特殊,小区内有大型商超、菜市场,有很多别的小区居民需要来这里采购生活物资,因此,佳城国际小区值守点的工作任务更重、工作难度也更大。朱宗新在疫情发生后,迅速响应社区号召,主动担当。作为这里的老住户,和周边的居民也比较熟悉,于是主动要求负责最难值守的卡点,从早上7点到晚上夜班人员来接班。朱宗新始终坚守在小区卡点,既当“大门”,又当“桥梁”,协助居民解决生活需求,有时碰到不理解防疫工作的群众,朱宗新都耐心解释,向他们宣传当下疫情的严峻性、遵守防疫规则的重要性,劝导居民非必要不要出门。朱宗新表示:“这是身为党员的觉悟,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候我就主动到社区报到,如今疫情形势严峻,我觉得我义不容辞要冲在第一线。我相信我们党员站出来了,居民也能更有依靠感、安全感,只要人人都遵守规则做好防护,疫情很快就能得到控制!”

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78岁高龄的宗维新和67岁的王宏杰,在2020年抗击疫情时,就参加了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在得知社区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主动联系社区,两位老同志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外地来淮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排查登记;他们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遇到有的居民不了解疫情情况并埋怨的,老同志们一起做解释工作,听着老同志们的苦口婆心劝说,居民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配合疫情防控,不给社区添麻烦。他们两个值守在小区卡点上,每天在卡口站岗值守,协助做好劝导和测量体温等工作,每天晚上坚守到深夜10点。他们说“因为疫情很严重,2020年我们参加过卡口值守,今年我们还想继续为小区做贡献,这里刚要设立卡口时,因为我们对本小区比较熟悉,又有经验,所以主动要求来这个卡点参加志愿服务,发挥一名党员应有的作用”。

八公山区疫情防控线上像程东杰、朱宗新、宗维新、王宏杰这样的银发老党员还有很多,这些银发党员志愿者“疫”无返顾,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战斗在抗“疫”一线,成为战“疫”中闪亮的“银发”力量,他们携起手来,共同构筑起八公山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安全墙。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