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桥头堡”,财力贡献的“主引擎”,也是产业投资的“新沃土”和创新创业的“孵化器”。近年来,合肥市审计局在对市属四大开发区审计中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并用,在对开发区经济“体检”中量身订制“体检表”,并“对症下药”开出防病治疾“良方”,有力保障了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望”文生义,为经济“体检清单”设置警戒线
市属开发区是合肥市贯彻落实各级重要经济工作决策部署的“前沿阵地”,占据了全市城区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做好开发区审计是聚焦主责主业的重要抓手,是贯彻研究型审计理念的具体体现。
合肥审计牢固树立研究型审计思维,把市属开发区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决策,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研究重点,贯穿于开发区审计的全过程。做足审前准备,广泛收集各项制度文件,认真学习研究文件精神,做到心中有“标杆”、衡量有“尺度”。做深审中研究,对审计事项开展情况进行讨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包括问题产生原因、定性依据等,力求更精准地揭示问题,切实推动审计项目高效实施,确保审计工作提质增效。做实审后界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合肥市开发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等文件为准绳,为开发区审计提供制度依据。
“闻”令而动,聚焦开发区落实各项经济方针政策情况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要求,关注开发区落实经济决策部署情况,坚持经济监督定位,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关注开发区落实中央宏观经济决策部署情况。关注开发区贯彻落实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宏观、微观、产业、改革、民生等国家重大政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情况,深入审计开发区在落实“六稳”“六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推动助企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关注开发区落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情况。审计围绕开发区贯彻落实“亩均论英雄”改革情况,关注开发区入驻企业的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亩均产值等“亩均”指标,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关注开发区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具体成效。
关注开发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好的营商环境是地区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的“名片”和“品牌”。审计聚焦“放管服”改革,关注是否存在通过不合理收费、转嫁费用等方式增加企业经营负担情况。关注是否存在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企业账款、拒不履行合同、拒不兑现政策、设置招投标门槛等情况。关注行政审批时效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等事项合法合规性情况。
关注开发区落实“双招双引”工作情况。围绕合肥市近年来在招才引智方面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对人才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聚力服务合肥构建从“人才抢过来”到“人才抢着来”的人才氛围。围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政策支持与服务平台搭建情况,以开发区引进(落地)的重大项目情况、引进(利用)的资金情况为切入点,重点关注规上企业等重大项目新增、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等“双招双引”改革成果转化情况。
“问”诊把脉,揭示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管理运行中的“明伤”“暗疾”
近年来,以预算编制执行和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为主线,以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要资产为切入点,每年均有计划地安排开展轮审,有序推动合肥市属四大开发区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全覆盖,促进了开发区的规范管理。
一问重大政策执行情况,打通“卡点”疏通“堵点”。围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款项、农民工工资保障、产业扶持等重大政策开展审计监督,关注政策落地情况,助力打通政策措施落实中的“卡点”“难点”和“堵点”。开展开发园区运行状况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产业扶持政策制定是否符合开发区发展需要,政企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是否公平合理,审查政策在促进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等方面是否发挥积极作用。
二问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要“产投”不要“风投”。审计围绕合肥市“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地标,聚焦开发区招商项目落地投产及绩效,审查项目入区、落地、后续管理等推进情况,从引入项目行业前景、产业政策导向、财务法务风险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判,促进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选优培优重点项目。
三问重点资金使用情况,捂紧“钱袋子”过起“紧日子”。围绕过“紧日子”要求,分析开发区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等情况,重点关注一般性支出压减、违规建设、财政资金统筹盘活、库款调度是否科学等情况。关注财政存量资金、涉农涉企专项资金、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等重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推动存量资金清理盘活、专项资金合规高效使用。
四问重要资产管理情况,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关注开发区国有资产特别是经营性资产的出租出售程序合规性、资产经营收益的完整性,揭示资产流失、损失浪费风险。揭示开发区投融资平台业务结构的合理合规性和风险隐患,摸清融资担保公司业务结构、担保规模、担保代偿以及风险准备情况,揭示违规担保、风险控制不到位、代偿款追回不及时等问题。
“切”入要害,以审计监督彰显反腐高压态势
“抓住关键少数”,“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关注开发区领导干部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履职情况,并及时对审计发现问题线索进行移送,相关人员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针对望闻问掌握的审计情况, 不仅 “切”出问题的“量”和“质”,还“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近年来共提出问题建议30余项。2021年,对某开发区在发展思路、产业定位、干部干事创业等方面存在问题形成专报并报送市委、市政府,被予以具体批示,督促压实整改责任,一体化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同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具体要求,充分运用审计容错免责机制,推动开发区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环境,更好服务合肥创新发展大局,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