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合肥 > 正文

肥东县“五重并举”加大地名文化宣传保护力度

2022-05-13 15:35:4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赵汗青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高桢 陈勇) 5月1日是《地名管理条例》施行的第一天。为营造《地名管理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良好氛围,肥东县民政局“五重并举”,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精心组织,密集开展线上线下《地名管理条例》学习宣传行动,呵护文化地名“家园”。

一是重保护,突出红色地名传承拓宽保护渠道。该县从红色基因为出发点,不断挖掘“红色地名印记”,成立了红色地名工作小组,从探访、挖掘、拍摄、保护、拓印、文字和图片资料收集等多个角度推进红色地名文化宣传,利用市民政局网站、合肥民政微信公众号、合肥晚报、幸福肥东等平台载体,推送红色经典,拓宽保护渠道。

二是重宣传,弘扬优秀地名文化激发文化活力。该局先后在星光国际广场、老街口步行街、吾悦购物广场设立集中宣传点,发放宣传折页300余份。重点对新修订条例增加的7章44条对各级人民政府和地名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权限、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地名命名更名申报程序、地名使用规范、地名文化保护以及违反条例的处罚措施等现场答疑解惑。同步,在全县20个乡镇(园区)249个社区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和摆放图片展板、发放宣传折页等,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向群众普及《地名管理条例》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此外,还利用政府网站、政务平台、电子显示屏等方式进行推介。

三是重挖掘,契合千年地名信息梳理历史文化。目前,该县相继成功申报并命名了店埠、古城、梁园、撮镇、长临河、元疃、八斗等7个镇为千年古镇,龙城村、六家畈村为千年古村落,提升了肥东地名文化名片知名度,形成了诸如蔡永祥路、包公大道等一批优秀地名文化,新、老地名有机结合,有效保护老地名传承,突出肥东新地名的文化品位和时代特色,提升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地名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四是重收集,围绕现有地名信息开展资源保护。该县不断加强对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及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转化和运用,利用5年时间对全县地名进行普查,共调查词条8196条,其中水系21条、陆地地形77条、行政及其他区域118条、居民点4592条、交通运输设施559条,水利、电力、通信设施603条,纪念地、旅游胜地81条、单位852条、历史地名1039条,地名标志254条。

五是重民意,推进社会治理规范文化地名标识。肥东县境内地名类型繁多,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县民政局地名科组织力量,对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规范地名管理进行反复研讨,确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下,瞄准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有利于社情民意,对地名管理的定位,进一步规范了地名标识。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