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近日,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展开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讨活动。
新课程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小学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 1-2 年级为第一学段,3-4 年级为第二学段,5-6 年级为第三学段。会议开始,由数学组组长李晓静老师介绍此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由每个学段的负责人发言,分析每个学段新课标的变化。。
第一学段发言人胡颖老师表示:教学实践中,需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第二学段发言人李娜老师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的快乐。同时要引导学生发觉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三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第三阶段发言人王爽老师表示: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脉络。教学中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丰富教学方式,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强化情景设计与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综合与实践。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与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会议的最后,教导处杨志惠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充分了解新旧课标的变化,深入解读新课标,准确把握,指导自己的教学。
通过此次课标的学习,全体数学教师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领悟,明确了本学科特点、目标及各年段要求,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杜文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