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冬以来,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迎来大批鸟儿过境或安营扎寨。去年11月份,更是首次记录到白鹤、白琵鹭在平天湖月亮湖内越冬。白鹤数量最多时达11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小天鹅总数达 420 余只,鸿雁、豆雁、灰雁总数达700只左右,均为历史最高记录,得到央视、省市多家媒体积极报道。
2021年,在风景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保护湿地,强化湿地利用监管,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打造出一个自然融合、自在生长、自由欢乐的湿地公园。
维护湿地生态 持续丰美资源
2021年,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上下联动,严管重治,构建了责任明晰、齐抓共管的湿地生态保护新格局。
这一年,管理处积极开展区域内鸟类观察、保护工作,实时对越冬水鸟栖息和夏候鸟繁殖育雏动态进行日常监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鸟类资源栖息状况;开展物种观察工作,对湿地内动物、植物或菌物进行观察监测,上传到湿地保护网物种手册,作为科研资料永久保留。
在做好资源监测工作的同时,管理处建立完善风景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积极联合站前区派出所、行政执法分局三大队、湿地大队加强湿地巡护管理工作,防范、制止湿地范围内捕猎野生动物、采捞野生植物、随意开荒种植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参与平天湖风景区非法捕捞暨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协调各小组日常工作,日安排 40 余人次开展巡查管护,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昼夜覆盖、常态管制的工作格局。累计处理违规采摘、洗衣洗物行为820余起,劝离违规垂钓活动1500余人,销毁渔具900余件。
为防止一枝黄花扩散蔓延,管理处开展集中铲除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排查,对景区内道路两侧、广场、河道、色块、外围保护带等区域进行 全面排查,准确掌握景区内“一枝黄花”生长繁殖情况,并集中清除焚烧,保护了本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此外,为了给越冬候鸟栖息提供了充足、安全的栖息环境,管理处及时组织安排人员修整月亮湖区域水生植被,修整总面积约 500 亩。
协同治理环境 共建美丽湿地
为持续抓好湿地公园管理服务工作,营造优美舒适、干净整洁、安全文明的环境,管理处提前计划、精心安排、积极行动,扎实组织开展湿地公园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维护工作。
2021年以来,管理处积极组织湖管不定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理平天湖上游及周边水域垃圾、死鱼、杂物约 30 余吨,并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对接设计公司,对接一号桥、六号桥停车场建设、北广场公厕建设、亭阁修复方案等相关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对齐山—平天湖风景区内人行步道、木栈道、湖区拦网、停车场、公厕、景观亭阁等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配合执法部门,日常开展周边社区、村庄违建、墓葬和人居环境问题排查、整改,确保了文明创建迎检工作正常开展。
去年6月份,管理处积极配合省环保督察组积极配合省环保督察组,开展齐山—平天湖风景区、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环境状况调查,督察组发现交办的问题及时整改,联合多部门完成省环保督察信访件销号工作,督察工作圆满结束。另外,8月底巡查发现平天湖白沙小圩等处少量蓝藻聚集,已安排湖管及物业公司进行了打捞,并对接市城防处启动排水、调水工作,以改善平天湖水质,降低蓝藻爆发风险,保护了平天湖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科研监测湿地 加强科普宣传
在做好日常湖区鸟类等资源监管的同时,去年4月,湿地公园管理处联合池州野生鸟类保护志愿者协会,在生态湿地公园内积极探索搭建人工鸟巢招引繁殖鸟类,开展湿地公园鸟类招引工作。此次招引实验主要以林鸟、棉凫等鸟类为主,共设置7个鸟巢,采用圆柱形木桩和室外露天两种鸟巢,分别悬挂、搭建在隐蔽、游人干扰较少的地方,并组织人员对鸟巢招引效果进行不定期监测,积累丰富的招引益鸟经验,以便更好地在湿地公园内推广实施。根据后期监测,已发现两处人工鸟巢有鸟儿在栖息繁殖,人工鸟巢初显成效。
2021年,管理处围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世界环境日”、“安徽湿地日”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条幅、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宣传片、与电台合作拍摄专题片、报纸纸媒宣传等多种方式,使群众自觉参与到湿地保护行动中来。
同时,与团市委、城关小学联合开展“湿地保护——红领巾在行动”主题活动,与城西小学、齐山小学共同开展“爱鸟护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市林业局、贵池区林业局、池州市公安局贵池分局、平天湖行政执法分局、人民路小学、池州野生鸟类保护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以“爱鸟护鸟、万物和谐”为主题的“爱鸟周”活动和“湿地与碳汇”为主题的“安徽湿地日”活动,与多家媒体合作拍摄鸟类保护专题片,并连续四年荣登央视新闻。
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多角度科普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了解湿地、关心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社会氛围,培养周边群众热爱家乡、热爱湿地,自觉保护湿地的责任感。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累计宣传人次达10万余人,切实提高了市民保护湿地的意识。
如今,湿地已成为平天湖风景区的一张名片。2022年,管理处将始终牢记肩头重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继续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力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加强科研监测工作,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继续提升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能力,推动国家湿地公园高质量发展。(张健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