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江中下游南岸滨江城市、长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池州市始终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基础扎实、管理规范、科技引领、生态良好、百姓受益”为工作目标,探索出了一条流域治理、整片带开发、多措施配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修复之路。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1年,全市开工建设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6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98平方公里,重点预防保护面积90平方公里。
村里处处是美景 村民生活乐逍遥
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黄色的景观廊桥、绿色的树木、青色的湖面,塔溪河像一条彩带镶嵌在石台县矶滩乡洪墩村。2021年12月31日,记者来到塔溪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现场,站在河岸的景观台上举目远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一排排整齐的树木倒映在碧绿的河水中,鱼儿畅游,水鸟翔集。
“以前河两旁是土坡,杂草丛生,沟渠垃圾也多。经过治理之后,现在这里成为我们矶滩乡乃至石台县一个网红打卡点,每年很多摄影爱好者来踩点。”洪墩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选派干部张启帆介绍道,“村里还拿出一部分资金请当地的村民及时清理这条河的垃圾,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美化了村里的环境。”
作为洪墩村的老居民,李开友感慨更深,他说:“如今,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大家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了,傍晚邻里街坊们都不愿待在家里看电视,出来散散步或是跳跳广场舞。”
整治河道、修建灌溉设施、美化村庄环境……随着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的深入,石台矶滩乡洪墩村的变化日新月异。不久前,塔溪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称号,全省仅有4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获得此项殊荣。
生态清洁小流域 乡村振兴新画卷
眼前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归功于市县水利部门在这里实施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019年以来,石台累计投入8480万元,实施塔溪河、武溪河、椑坑河、东山河、査上河等7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石台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文忠告诉记者,在工程实施上,石台县水利局创新建设模式,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旅游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行高度衔接,改变以往单一治理模式,建设生态护坝、景观塥堰和人工湿地等,保留“原生态”“原风貌”等突出元素,着力打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展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文和谐共生的水利发展新风貌,助推旅游首位产业发展。
石台县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发展正是池州市大力开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为了落实“治理补短板”要求,池州市水利局加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指导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县统筹相关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2021年度6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底前投资完成率达到90%以上,2022年3月前完成项目扫尾工作。组织申报2022年度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计划,争取5条小流域项目全部列入其中,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
多措并举抓监管 绿水青山见笑颜
此外,为全面履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责,进一步强化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严格防止人为水土流失,结合池州市实际,该市水利局不断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按照“监管强手段、治理补短板”的水土保持工作总基调,不断压实监管主体责任,以典型案件查处事例为契机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升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意识,确保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到位。
据了解,2021年池州市本级共受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申请24件,共审查审批开发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4件,纳入承诺制管理10件。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本年度共出动检查人员150余人次。市本级共接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备9个,为加强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市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随机抽取6个市本级审查审批水土保持项目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核查。持续开展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工作,共完成3起案件查处。
池州市水利局水土保持科工作人员乐志君介绍说,下一步,市水利局将对辖区内生产建设项目开展常态化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以部省级图斑核查为抓手,加大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督促业主单位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确保整改到位。
(乐志君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