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当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有哪些?哪些人容易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安徽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如何?记者从2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主动出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黑灰产业违法犯罪,共破本地案件10911起,同比上升36.51%,抓获犯罪嫌疑人2.95万人,同比上升93.78%。
查处境外回流涉诈人员2190人
据省公安厅一级警务专员刘平介绍,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主深入推进"断卡""断流""510""绝流"、窝点地快打专项行动,共抓获本地诈骗窝点人员2900余人,查处境外回流涉诈人员2190人,查处本地洗钱团伙成员691人,对9825名开贩两卡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取得丰硕战果。
省市县三级反电诈中心持续高效运转,全力开展接警处置、止付冻结、资金返还等联动处置工作,全年共冻结账户12.9万户、43.5亿余元,同比分别增长21.70%、158.54%,出台涉诈账户冻结资金处置返还指引,依法返还冻结资金4300万元,同比增长40%。
此外,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牢牢把握"断卡"行动和黑灰产清理这一主线, 推动行业监管,推动通信管理部门和运营商加强手机卡开卡管理,对400多万张长期沉默卡进行二次核验,对400万张物联网卡进行抽查,共关停涉案号码6497个。会同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开展集中排查,发现个人长期不动户2204万户,撤销长期不动户292万户,采取管控措施1430万户。
每种诈骗类型都有特定的易侵害对象
“我省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地,本地窝点少但是发案多、受害者多。” 省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省公安厅刑警总队长郑根贤介绍说,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很多,常见的诈骗类型依次是刷单返利、杀猪盘、贷款诈骗、代办信用卡、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领导熟人、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冒充公检法诈骗等等,这些类型占全部诈骗案件的90%。被骗数量较多的人群分别是学生、企业工作人员、生产制造人员、服务行业人员、个体经营人员、居家女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
犯罪分子事先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针对不同群体精心设置骗局,编写话术剧本,因此每种诈骗类型都有特定的易侵害对象,如刷单诈骗易侵害女性高校学生、女青年企业白领及无业人员,杀猪盘诈骗易侵害女性青年企业工作人员、个体经营和服务行业人员,贷款诈骗易侵害男性青年生产制造业、服务行业、企业工作人员和个体经营人员,虚假购物诈骗易侵害高校、职业院校学生及青年企业工作人员,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易侵害高校、职业院校女性学生及女性青年企业工作人员,冒充熟人领导易侵害学生及企业工作人员、个体经营人员、财务人员等等。
安徽公安机关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骗子觊觎的对象,骗术话术"总有一款适合你",因此务必要强化"心防",时刻树牢防范意识,不能给骗子留下可乘之机。如果不幸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一定迅速回忆被骗过程,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出境务工要通过正规渠道
据介绍,当前,藏身境外、特别是缅北的犯罪分子以招工等名义,通过招聘网站、网络平台发布广告,以高额薪酬为诱饵,吸引年轻人前往务工,实际是从事诈骗犯罪活动。前往境外后,这些人在参与诈骗犯罪的同时,自身也被限制人身自由,甚至被殴打致伤致残致死,生命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回国后还要接受法律惩处。
如我省合肥市公安局办理的陈某平被诈骗案,抓获回流人员62人,均采取强制措施;蚌埠市公安局办理的王某军等人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实施诈骗案,打掉境外诈骗窝点1个,抓获回流人员42人,采取强制措施38人;淮南市公安局办理的蔡某豪等人诈骗、偷越国(边)境案共抓获回流人员55人,采取强制措施53人。
据回流人员自述,其大多系抱有发财梦和侥幸心理偷渡出境,至境外诈骗窝点后不仅挣不到钱反而人身自由受限、人格受辱,后悔莫及,痛苦不堪。安徽公安机关借此机会正告身处缅北诈骗窝点的安徽籍人员:请立即中止犯罪,尽快回国,主动到公安机关自首,争取依法宽大处理,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同时也提醒广大年轻的朋友,出境务工请通过正规渠道,擦亮眼睛,千万不要被花言巧语、高薪回报所欺骗,被蒙蔽而拉入犯罪团伙,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从被害者成为害人者。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可拨打全国统一的反诈专线电话96110咨询。(记者 徐越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