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安徽省被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确定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的9个省(市)之一。为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合肥中心支行广泛征集具有安徽特色、适合安徽省情和“三农”实情的示范工程项目,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筛选出30个示范工程项目,涉及20余家金融机构和参与主体,其以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技术作为支撑,覆盖医疗、电商、便民缴费、服务小微、移动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多个基础民生领域,通过着力推进示范工程精品项目落地实施,以科技创新打造满足乡村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金融科技赋能 精准引入资金“活水”
当前,乡村振兴已成为一项立足长远的民族大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依托科技力量推进农村金融机制和模式创新,优化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
“徽商银行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本来这几天还在为筹措资金愁得睡不着觉,没想到正好有了为农企量身打造的“农e贷”,还有省农担提供保证,纯信用线上办,300多万的周转资金很快就到账了!”六安市鑫发米业有限公司任总心情激动地说道。
据了解,六安市鑫发米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粮食收购等业务。公司准备扩大业务经营规模,但发现还差约400万资金缺口,而且公司当时缺乏有效的实质性资产可以向银行抵押借款,如何筹措资金让任总一筹莫展。此时正值徽商银行六安分行皋城路支行按照总行下发的“农e贷”客户名单主动上门,在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客户推荐了总行最新的“农e贷”产品,该公司提交贷款申请材料后,皋城路支行当天就为客户成功审批额度300万元,并于2022年3月11日向企业发放300万元“农e贷”,解决了企业无抵押担保进行融资的难题。
为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猪养殖企业担保不足的问题,徽商银行与省担保公司合作推出了“农e贷”产品,并于2021年入选我省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该产品运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建立反欺诈模型、评分模型、授信策略模型和定价模型,全程线上审批、见批快保、风险共担。截至2022年5月末,“农e贷”累计投放5.02亿元,服务客户121户。
金融科技赋能 夯实大数据平台建设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信息已经成为像水、电、公路等一样必备的生产要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慢慢走进大众的视野。“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助力农村建设数字化”作为安徽省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合肥中心支行选取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乡村旅游智慧管理平台等8个示范工程项目,致力于会同相关部门和机构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安徽特色,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基础设施。
“潘集区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资金余额1980万元,累计通过平台支付资金430万元,我来看下,这个村的大额支付资金是什么款项,噢,是补贴代发......”一位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一边查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资金拨付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正在使用的由安徽省农业银行建设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及监管平台。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三农”和县域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管理资产规模大、经营收入增长快、资金管理难度大。为支持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农业银行与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及监管平台,支持政府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资金监管、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通过使用平台分类查询功能,可以查询全县区、全乡镇以及单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使用情况,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实现远程非现场监管,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合规监管,同时,通过大数据可以使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指导更科学、更精细,更好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截至2022年5月末,安徽农业银行已与全省48个县区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及监管平台项目合作协议签署,已在29个县区完成上线,带动监管资金2.32亿元,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714个。
金融科技赋能 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化
以金融科技之力助推乡村振兴,不仅要帮助解决“融资难”的老问题,纾解农村“缺服务、办事难”的痛点堵点,让前沿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民生,提升惠农服务的覆盖面、满意度和乡村生活的便利性,也是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通过探索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促进金融与民生系统互通来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种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
安徽省信用农村联合社开发的“云缴费”聚合缴费平台,将全省现有的公共缴费服务类别、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渠道、银行系统整合为一,汇聚成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缴费资源库,目前已接入近7000个缴费单位,个人用户可以通过安徽农金的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和二维码扫码渠道缴纳党团费、行政缴费、学杂费、物业费、水费、燃气费、有线电视、话费等14个费种,大大提升了缴费服务便利度。
“通过云缴费平台,我们为全市的大部分学校提供了集收费管理、财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缴费方案,同时向学生家长提供了缴费二维码、安徽农金微信银行和手机银行在内的多个缴费方式。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即使家长不在本地,也能够便捷、快速、准确的完成孩子的学费缴纳。”药都农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类似的案例并不局限在亳州一地,在全省农商银行的共同推进下,截至2022年5月末,各地已有近3000个中小幼学校接入到安徽农金云缴费平台,业务服务覆盖范围也从基础的学费缴纳,覆盖到校园卡充值、教职工党团、工会费用的缴纳中,累计有192.45万人次的学生、教职工通过平台完成缴费56.86亿元。在疫情不断反复的情况下,为学校和家长搭建了一座金融科技之桥,保证了学生求学之路的通畅。
邮政储蓄银行安徽省分行开发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乡村便民服务平台,通过提供线上便民缴费服务,及利用邮政储蓄银行网点、村头便民服务站为农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线下缴费服务,以信息化手段解决农村居民“跑腿缴费”“人工记账”“人工代缴”等农村区域缴费难问题。截至2022年5月末,邮储银行与全省670家县域及以下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涵盖水费、燃气、电费、学费、敬老院养老费、诊疗费、医保、社保等20多个收费种类。截至2022年5月末,累计代收100.35万笔,收费金额13.54亿元。
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合肥中心支行将扎牢金融科技“三农根”,实时跟踪示范工程项目最新进展,推动项目加速落地,并基于示范工程项目达效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促进项目优化迭代、推广复制。同时按照《安徽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实施监管,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上,平衡创新与监管、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通过树立一批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典范,着力推进农村居民金融服务普惠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农村建设数字化,带动金融机构为全省广大乡村地区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