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安庆 > 正文

安庆宜秀区白泽湖乡:整治提升人居环境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2022-05-12 11:48:3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熊志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群众根本福祉,事关百姓身体健康,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连日来,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针对城郊结合部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生活垃圾清除行动、河塘沟渠清淤整治行动、旱厕改造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着力整治村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扔乱放现象,切实改善乡村面貌,提升群众居住条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走进石塘社区,村组主干道沿线当家塘新安装的防护栏、清扫干净的道路、乡村干部入户摸排旱厕,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生机与灵动。“不乱倒垃圾、不乱丢杂物、不随地吐痰、不乱堆乱放......”乡村大喇叭广播、流动宣传车播放着《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严格十做到”村规民约》,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动手清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

村组道路沿线、农户庭院、田间地头、池塘沿岸等区域,是石塘社区集中整治人居环境问题的重点区域。白泽湖乡采取党员干部带头的方式,将整治任务分配到人,组建“四项行动”工作专班,相关科干担任组长,农委、环保环卫站、文明办、城管中队等部门人员参加,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

村容村貌提升在行动,干群一心重示范。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自然村为网、村民组为格、主干道为线、重点区域为点”人居环境整治网格管理模式,辖区内村干部任网格长,由网格长带领专业队伍和网格内党员群众整治主干道、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问题,形成党员示范引领、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整治氛围。改习惯,不靠蛮干靠示范。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入户走访宣传,帮助村民除掉庭院杂草、清运垃圾,发动群众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带头参加,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实行“门前自扫、庭院自治”。人带人、户带户,愿意清理庭院的村民越来越多......

河塘沟渠清淤在行动,坡平岸绿保清畅。组织乡村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对石塘社区待征迁区域13个村民组的25口当家塘进行清理、清淤,先行清理当家塘沟渠水面漂浮物及堤埂边的建筑垃圾、杂草等,保持岸线清洁。针对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组织施工班组采取机械作业方式,调配挖机进行清淤。“我们现在每天安排专人清除当家塘沟渠垃圾、杂草、水面漂浮物。清淤整治完成后,投放适量鲢鳙鱼苗,净化改善水质。”乡农委负责同志说道,整治后的当家塘进行公开发包,承包人负责日常管护,监督制止垃圾偷倒、污水乱排现象。

旱厕改造摸排在行动,入户走访听民意。石塘社区待征迁区域13个村民组430口旱厕,其中70口旱厕在长风港铁路专用线项目区内,即将进行征迁。乡村两级干部深入村民组调研摸底,现场查看农户厕所,摸清底数,并对入户走访、座谈交流过程中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归纳,进一步明确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随后,社区召开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座谈会,与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党员、老干部面对面沟通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了解群众真实想法。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分类实施,旱厕将通过拆除一批、填埋一批、改造一批、改善一批,实现“能改尽改、应改尽改”。截止5月10日,制定旱厕改造方案151户,完成改厕20户,正在施工13户,拆除无功能旱厕4户。

生活垃圾清除在行动,良性运转促长效。村庄清洁,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是关键一环。白泽湖乡积极探索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我们将推进长效管护、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向城市规划区内村、组、户延伸,每3-5户摆放垃圾箱,引导群众自觉做到垃圾入桶,由乡环卫部门集中收集、转运处理。”乡环卫环保负责同志表示。志愿者积极参与是石塘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的亮点,该乡发动70名余志愿者组成志愿者队伍参加义务劳动,集中清理沿线垃圾。同时,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保洁相结合,安排环卫公司组织人员、车辆及时清理转运主次干道、村组沿线居民生活垃圾。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白泽湖乡把群众急需解决的污水、改厕、垃圾处理作为头等大事,石塘社区变得更加生机,房前屋后更加整齐。“现在道路整洁、卫生打扫及时,住得更舒心了!环境卫生要长期坚持下去,我们也要参与其中,积极配合。”60岁的村民胡上平开心地说道。

目前,该乡组织区乡村级干部190名、环卫保洁人员160名、城管联勤12名,发动党员群众及志愿者78人,安排4台挖机及20辆拖运车辆参与城郊结合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建8支“党员先锋队”,累计发动群众500人次,整治乡村主次干道沿线环境卫生,清理房前屋后生活垃圾2000余吨,清理村内池塘42口共计165亩,清理池塘内漂浮物、垃圾及水草等60余吨,清理卫生死角300余处,形成“干部带头干、党员专心干、群众一起干”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该乡将突出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作用,坚持常态化管理,按照党组织号召、党员带头、理事会牵头、群众主体方式进行人居环境改善常态化。按照资金来源项目补一点、乡贤助一点、农户出一点、以工代赈等,多方式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长期性,系统整治强推进、多方投入夯基础、干群联动聚合力、融合优化展新颜。

(裴新国 刘忆萍)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