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熊志伟) 近日,位于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一户村民家大门外,20多位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按照标准对全村各户进行打分,按照分值高低领取相应的商品。
水岭村面积18.8平方公里,全村1800余人分散居住在29个居民组。“村庄面积这么大,大家居住的又这么分散,这使得我们的村庄治理工作太难了。”村党总支副书记朱琪说,后来有了“积分制”,不仅将人居环境整治等村庄治理任务分解到村民,还有效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据了解,“积分制””管理,是以积分多少来衡量群众在某项工作或某种活动中表现的好坏,并把积分与各种奖励、荣誉等挂钩,从而达到激励群众的能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村民积分制管理实行分类计分办法,分值分为日常行为积分和年度评议积分两部分,日常行为积分与评议积分按7:3的比例加权确定。细化“三类人群”。以家庭为单位,将村民划分为A、B、C三个类别进行“积分制”管理,即村组干部、党员为A类;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户为B类;其他农户为C类。获得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后,可通过使用微积分卡到“积分”超市直接兑换相应的商品。
为保证获取积分公平公正,该村以村民组为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组内全体户主积分,及时记账、月末公示、按季对账,定期召开村民积分测评会,汇总、通报、公示每户季度扣分、得分情况,讨论确定每一户季度加分、减分情况,确定季度得分。
该村“积分制”的实施,打造示范带动、奖优罚劣、动态管理新模式,最大限度激发村民们参与村庄治理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村庄日常管理精细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