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2025年底前,16个市、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县均设立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对标沪苏浙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扩大我省医保支付范围;2025年底前,建成省级数字化口腔诊疗中心、省市县三级远程诊疗中心……6月1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把健康口腔行动作为十项暖民心行动之一,研究制定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
2025年底前,16个市、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县均设立公立口腔专科医院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口腔健康工作,聚焦口腔诊疗的突出问题,把健康口腔行动作为十项暖民心行动之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和健康实事,让群众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好、安全感更高。近日,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委编办、发展改革、财政、教育、医保等省直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
在目标任务方面,该方案提出了2022-2025年工作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围绕看牙“贵”、医疗保障不足,提出将我省医保不予支付,但沪苏浙地区医保可支付的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2022年底前,纳入集采的口腔种植体系统耗材价格下降30%以上;动态调整口腔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围绕看牙“难”、医疗资源不足不优,提出增加口腔医疗资源供给,2025年底前,安徽省口腔医院、合肥市口腔医院实现规模翻番,16个市、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县均设立公立口腔专科医院,扩大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口腔科规模,增加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和牙椅数。
围绕看牙“烦”、诊疗质量不高、群众就医体验不佳,提出2025年底前,安徽省口腔医院、合肥市口腔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成省级数字化口腔诊疗中心,加强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将社会办口腔医疗卫生机构质量管理纳入医疗质控体系。
对标沪苏浙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扩大我省医保支付范围
在工作措施方面,该方案围绕6个方面提出14项举措。其中包括:加大医保支付力度。对标沪苏浙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扩大我省医保支付范围。启动口腔种植体系统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种植体耗材成本。动态调整口腔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施职工医保门诊统筹。
优化群众就医流程。实行弹性分时段诊疗,开设午间门诊、晚间门诊,实施“无假日”门诊,实行弹性排班,方便患者诊疗。改变传统诊疗模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线上便捷服务。
加大优质资源扩容。扩建安徽省口腔医院、合肥市口腔医院,打造区域口腔诊疗中心;建成3家省级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加强市县口腔专科医院建设;大力建设口腔医联体,构建口腔专科医院、三级医院口腔科对口帮扶机制。到2025年底前,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全部单独设置口腔科,全省牙椅数达到16000张。
加强口腔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增加医学院校口腔专业招生人数,加强口腔专业人员保障。每年推广口腔适宜技术不少于5项,2022年重点推广现代根管治疗、牙周规范化治疗等7项适宜技术。2025年底前,建成省级数字化口腔诊疗中心、省市县三级远程诊疗中心。加大口腔专业人员培训力度,每年全省培训市县口腔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0人、基层口腔医护人员不少于200人。
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口腔专业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
在政策支持方面,该方案围绕完善规划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定向培养三个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完善规划体系。对照学习沪苏浙,制定实施《安徽省口腔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划(2022—2025年)》,扩大优质口腔医疗资源供给,促进合理配置、均衡布局。
加大投入力度。2022—2025年,全省将筹集资金10.9亿元,用于支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新建口腔科或新增牙椅、口腔医院及省级数字口腔诊疗中心建设等,充分发挥政府债券补短板惠民生的积极作用,分配专项债额度用于支持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建设。2022年7月1日起,全省实施统一的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政策,参保职工符合规定的口腔诊疗等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
实施定向培养。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口腔专业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职口腔医师数量。(记者 马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