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张丽丽 韩延龙 记者 胡昊) 近日,凤阳县医保中心对部分出院患者进行入户回访,家住凤阳县武店镇的王先生在县人民医院刚做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他表示比邻居2020年做同样的手术花的费用少多了,邻居医保报销后自付3200元左右,而王先生自付仅1950元。这种变化,从患者手中的收费明细单来看,是现在住院时间更短、检验检查更精准、药品耗材价格更亲民。而这背后,是该县扎实推进的医保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以往,医保基金在跟医院清算时,采取的是按项目付费模式,即根据诊治过程中所涉药品、耗材、检验检查项目,按比例支付给医院。在这种模式下,医疗服务项目越多,医院从医保基金获得的收入也就越多,这就容易导致过度医疗,带来医药费用上涨、医保基金承压、群众负担加重等问题。DRG支付方式是按照患者的患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把病人分入临床病症与资源消耗相似的诊断相关组,以组为单位打包确定医保支付标准,期望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
2022年,该县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推动医院加强运行管理和成本控制,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行为,优化收支结构。DRG支付方式改革,对于医院来说,曾经是收入来源的检验检查、药品、耗材等,一下子都变成了‘成本’,这就倒逼医院规范诊疗、控制成本、提升服务,增强老百姓的就医获得感,降低看病负担。通过 DRG 付费,医保基金不超支,使用效率更加高效,对医疗机构和医保患者的管理更加精准;医院方面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医疗支出得到合理补偿,医疗技术得到充分发展;患者方面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减轻疾病经济负担,同时结算方式也更加便捷,真正让作为群众“保命钱”“救命钱”的医保基金发挥最大效用,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患病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