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范明 戴砚天 记者 胡昊) 初夏雨后,碧空如练,山村秀丽。从安徽省天长市区一路向南,驱车约45分就行至金集镇,再驶向通村公路,15分钟后,草庙山南坡脚下的草西村便映入眼帘。走进村庄,6米宽的村街笔直洁净,水泥村组路修到家家户户,路边绿树红花郁郁葱葱,一栋栋徽式农家别墅错落有致,让人眼前一亮。
在村部南头的村民家中,村民朱春娣像往常一样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啦啦流淌出来淘米洗菜,“现在用上了自来水,真是太方便了!”如今,草西村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随时可以做饭洗衣,改变了几辈人的生活方式。“以前,咱吃的是山脚下池塘里的水,一到大雨天浑浊有泥土异味,到了干旱天,塘底朝天就没水吃。现在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咱不愁没干净水喝啦。”朱春娣喜不自禁地说。
天长市人大代表、草西村党支部书记陈叶桃说,由于地处高岗,资源贫乏,加上水利条件差,曾经有“盆在岗上,渠在岭上”之说,可谓是“长”在岗坡上的村庄,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和村里产业发展,草西一度成为全市为数不多的经济基础薄弱村之一。村民交通不便,就地取水困难,遇到干旱季节,政府只好组织车辆送水进村“解渴”。面对“靠天喝水”的窘境,村里也曾尝试打井,却因坡高、土松漏水严重导致出水不足;2006年村里争取到政府农饮解困项目工程,在坡坎下扩挖了几面囤积雨水的当家塘,还在岗坡上修了蓄水池,但遇上干旱季节,还是解决不了饮水难题,村民还得跑远路到坡下挑水。
天长市在前几年,强化城乡供水能力建设,村镇供水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础上,2019年起,该市全域持续推进农村饮水提质增效项目工程建设,以市场化手段创新建管并举模式,在民生工程项目强力推动下,与民营水务企业达成合作,采取公建企管方式,主要投资由项目工程和市镇财政承担,民营企业主要负责农饮项目运营。很快,村组自来水管网铺设成功,并在岗坡上建起增压站,为50户以上的村落接通城乡供水主管网,让村民喝上与城市同网、同价、同质的自来水。
“草西的31个村民组不仅分散,而且每个组都不足50户,按照城乡一体化标准建设供水管网,资金缺口较大,但村民反映饮水难,也确实是现实而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难题。”金集镇有关负责人回顾当时建设村组自来水管网遇到的困难时说,怎么办?该镇在继续争取上级加大项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2019年,镇里采取政府追加财政投入、村(社区)集体补贴、企业赞助、受益村民集资等多方筹集资金,增加铺设了村组自来水管道约5.5万米,还在草庙山坡岭上分高低层次建设5处田庄增压供水设备,顺利将山脚下的主管道里的自来水源源不断地送到村民家里。“好比送水‘接力赛’,通过一级级加压,把坡下的水硬‘托’到了坡顶上。”金集镇水管中心负责人老李说,“当年秋季,草西村31个村民组645户村民都喝上了安全放心水,饮水问题彻底得到解决。”
“引得活水来,草西村致富的脚步随之加快。”陈叶桃说,2020年,村里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法,与致富带头人共同投资建设美国薄壳山核桃、黄桃、鸭梨等经果林250余亩种植基地,并投资发展果品深加工产业,同时还种植茶叶和观赏野菊花30余亩;发动村民发展小龙虾、大闸蟹等水产养殖业,2021年村级集体收入达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38万元。
陈叶桃介绍,依托草庙山低山林地自然生态,村里正在规划发展乡村农旅产业,打造山核桃等水果采摘园、科普基地和茶文化体验中心,推出“乡村美食+暑期民宿”旅游模式。村民林胜才原本在江苏仪征市开了一家餐馆,看到村里发展前景,便迅速回村办起了农家乐。“这里生态资源非常好,有优良的农旅文化环境,游客多了,餐馆一定会越开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