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1 日上午,《基于“三生教育”理念的小学劳动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省级课题课例研讨暨合肥市彭正名师工作室专题学习活动在合肥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二楼多功能报告厅如期举行。考虑当前疫情形势,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上教师扫码即可直接观看,线下活动更是吸引了区中心教研室领导、省级课题组主要成员、市级名师工作室成员、区内劳动课教师等人现场观摩。
活动一开始就是两节精彩纷呈的劳动课,第一节课是由合师院附小锦绣校区的张想想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钉纽扣》,她教态亲切大方,充满激情,教学过程中,从穿针、引线、打起针结到纽扣的具体缝制和打止针结,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环环紧扣,带领学生们分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交流汇报、记录总结,让劳动课充满生趣。
第二节《纸浆画》,由合师院附小锦绣校区的唐月月老师展示,她注重细节指导,课上先通过鉴赏学生在家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接着用浅显易懂的制作视频让同学们掌握铺设色块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随后,分小组开展“纸浆画创意大比拼”的比赛,在展示交流中引导学生多维度进行评价,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最后的拓展延伸将学生带入各种创意作品的精彩世界中,提升了学生探究、创作纸浆画的欲望,鼓励学生用勤劳的双手去装扮自己的生活空间。
随后彭正名师工作室万茹和姚兰兰两位成员进行点评,大家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专业素养,对在课堂中多渠道、多样化的劳动教育表示赞同,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参考、可借鉴的想法。经开区社发局教研室潘声福主任充分肯定工作室在劳动教育课程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结合新课标,敢于从学生生活兴趣点开放课程,推进课程向纵深发展,让学生既学到生活劳动知识,又培养生活劳动技能。
紧接着合肥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合肥市锦绣小学)校长彭正为大家带来2022年版新课程设置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解读,他首先把2022年版课程设置方案与2011版进行对比,从培养目标、基本原则、课程设置、课标制定、课程实施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说。接下来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素养要求、课程实施六个方面详细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他强调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在此之前合师院附小已结合学校实际,对每个学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划,并且有效实施。
活动最后合肥师范学院钱立青教授联系课例和新课标,结合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就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如何激发学生劳动兴趣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让老师们深有感触,收获满满。
本次活动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劳动教育的课程实践能力,提升劳动教育的课堂效率,促进五育并举,努力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