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证券 > 正文

新股接连破发 机构打新热情降温

2021-11-16 10:49:0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随着近期新股上市接连破发,公募等机构投资者打新的热情也有所降温,为降低新股破发对基金投资的影响,各家公募的打新策略也在快速调整。多位公募投资人士表示,往后打新的破发风险仍然存在,“无脑打新”的时代结束了。未来新股申购要围绕对公司价值的深入研究、合理估值分析,以及市场博弈情况,按照普通股票投资的思路精挑细选,才能获取更好的投资回报。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四季度以来新上市公司中已有10家公司上市首日破发。其中,成大生物首日跌幅27.27%,新锐股份、戎美股份、中科微至、华兰股份等多只新股上市首日跌幅超10%,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作为新股网下投资者中的A类投资者,参与新股申购的投资热情也出现急剧分化。

数据显示,以网下发行日起算,今年四季度以来参与40只上市新股网下配售的投资者中,A类法人投资者参与数量平均为4315户,参与数量最少的灿勤科技仅为1584户,最多的拓新药业户数为8784户,是前者的5.55倍。

针对近期新股破发数量较多的现象,多位基金投资者认为,打新规则的变更、新股估值的高企,以及机构追求打新中签率而高价申报,都是导致新股接连破发的影响因素。

“这是中国注册制改革发展的必然,长远来看不是坏事。”德邦基金投资经理孙博巍认为,一方面,破发有助于资管机构理性参与新股,不再无脑打新,投机者也会大量退出市场;另一方面,破发会促进机构对新股报价的重视,投入更多研究资源。公募基金作为投研能力较强的机构,应该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未来我们要降低打新的收益预期,不能拿它作为一个主要的赚钱策略,‘无脑打新’的时代也过去了。”孙博巍称。

东 方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