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证券 > 正文

A股三大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涨逾3% 工业母机板块飙升14%

2021-08-23 16:55:12 来源:东方财富网   编辑:杨晓春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涨,其中沪指上涨1.45%,收报3477.13点;深证成指上涨1.98%,收报14535.88点;创业板指上涨3.16%,收报3293.77点。两市成交额达到1.32万亿元,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工业母机概念股掀起涨停潮,板块指数暴涨14%,仅银行、保险、券商、电信板块逆市下跌。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8.31亿元。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信证券表示,投资者对政策的误读再次扩散,需要时间修正,内外部经济预期阶段性走弱,预计三季度是国内宏观经济的年内低点,市场流动性依旧维持紧平衡,政策和经济前景的分歧造成投资者行为紊乱,市场风险释放已接近尾声,坚持均衡配置,逐步左侧布局。首先,近期投资者对政策的误读再次扩散,焦虑心理相互影响并放大市场波动,但共同富裕的国策方针以及未来相应的政策配套并不会伤害市场化商业逻辑,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基调下局部信用风险的影响也可控,投资者仍需等待更多信号来纠偏政策误读。其次,海外Delta疫情影响下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悲观,国内短期经济压力有所加大,预计政策调整将驱动经济在四季度企稳回升。最后,8月市场层面依旧存在机构资金的净流出压力,投资者行为仍处于紊乱状态,估值体系重建需要时间。配置上依旧建议在成长制造和价值间保持均衡,成长制造板块内部高位切低位,并逐步左侧布局部分高景气的消费医药细分行业,适当参与金融板块估值修复。

海通证券分析,统计显示,沪深300每年至少一次15%以上行情,今年宏观背景类似2010年,股市后半场望更精彩。上市公司ROE望继续回升至22Q1,市场估值水平和情绪指标尚可,本轮牛市尚未走完。市场从独乐乐走向众乐乐,兼顾智能制造和传统中下游制造,并注意洼地行业,如券商等。与2010年下半年宏观数据最终超预期类似,今年下半年经济也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同时,下半年全部A股企业盈利继续向上,宏微观齐发力,下半年市场或有指数性机会。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不必悲观,风险冲击呈再而衰之势,应更乐观看待宽松节奏,市场回温可待。结构上,中期继续看科技成长,但短期拥挤的交易下,增配券商/银行/新基建等是更好的选择。金融地产分子端边际改善:增配金融地产是更好的选择。金融地产分子端边际改善:中报披露来看,不同口径下券商与银行增速均较Q1大幅改善。近期市场连续万亿成交规模为券商带来增量预期,叠加财富管理业务催化券商业绩向上。银行Q2净息差趋稳且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基本面向上拐点已现。地产7月主要指标均大幅下行,基本面进入寻底阶段。往后看尽管融资偏紧的大环境不会变,但稳增长压力下博弈政策的预期正在形成,未来地产政策边际松动值得期待。金融地产具备极高估值性价比:从近期市场资金流向来看,对低估值品种的追逐已现。金融地产板块估值分位正处极低位,未来偏松格局下估值端将显著修复。此外交易维度来看,金融地产是当前最不拥挤的方向,Q2持仓比例再降,处持续低配区间。

招商证券判断,从交易面来看,新能源、半导体换手率进入了较为拥挤的区间,但交易层面指标并不决定长期趋势。从基本面来看,当前锂电、光伏、半导体材料/设备等估值分位数均较高,但PEG依然合理。从市值和渗透率角度来看,目前全球电动智能驾驶的总市值超过1.2万亿美元,接近于传统汽车跟零部件厂商的总市值,此外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仅仅是刚突破了10%,未来空间仍然较大,中国大陆芯片国产化率也仅6%,部分关键环节遭遇卡脖子。新能源、半导体等赛道板块无论从业绩、渗透率还是流动性来看,尚未出现赛道崩塌的迹象,但客观来看,随着投资者对热门赛道板块研究与挖掘的深入,或许最容易赚钱的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投资者需要降低预期收益率。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专精特新”要求,招商证券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以下潜力赛道值得关注:工业互联网/工业4.0、物联网、国产大飞机、化工新材料、工业母机等。

华西证券分析,外资大幅流出更多因短期影响,不改长期流入趋势。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出104.91亿元,其中连续两个交易日外资净流出超100亿。外资大幅流出的因素中,有部分为短期扰动因素,往后看长期外资流入趋势不会改变,何况当前外资流入A股的进程才刚刚开始。在“共同富裕”的框架下,政策层面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有一定的调整,重点在于“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提升“兼顾公平”的力度。但这是一个具备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过程,政策的调整将会是循序渐进的。“宁组合”等高景气成长仍是配置主线。在海内外政策走向不确定的担忧下,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调降,但目前A股整体估值合理,并在短期调整中释放了情绪面及筹码集中的风险,随着不确定因素的落地,市场将有望逐步走出磨底期。后续决定市场风格的核心因素仍在于盈利的相对优势。具体来看,消费板块近期估值持续调降,更确定的信号还需等待基本面拐点后,市场重拾共识;政策“跨周期调节”的框架下,当前政策更多是“托而不举”,对传统基建(顺周期)的提振可能会慢一些。从中报预告来看,成长赛道的景气度难以证伪,后市仍是重点配置方向。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