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证券 > 正文

三大调整直指“恶意报价”“抱团压价”

2021-08-23 09:09:5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注册制试点两周年之际,新股发行询价规则迎来首次调整。“抱团报价”,干扰询价秩序等影响新股发行定价的行为迎来密集监管。

8月6日,证监会就修改《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特别规定》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8月20日,沪深交易所就展开落地细则意见的征求。

具体来看,沪深交易所就发行承销业务规则向市场征求意见包括三大重要变化:

一是调整最高报价剔除比例。将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由目前的“不低于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0%”调整为“不超过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3%”。

二是调整“四个值”(即网下投资者有效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五类中长线资金有效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四个值)定价要求。取消新股发行定价与申购安排、投资者风险特别公告次数挂钩的要求。

三是强化报价行为监管。在交易所业务规则中进一步明确网下投资者询价报价规范性要求,并将可能出现的违规情形纳入自律监管范围。

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本次修订征意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放开四数区间下限要求,二是放开高价剔除比例。机制上还是买方定价,卖方接受价格,这个核心机制是没有改变,只是在参数上的调整。高价剔除10%下调到不超过3%,这个参数调整还是很有诚意的,对拉开集中报价有帮助,可以更充分反映买方的真实需求。监管意图很明显,不改变大趋势,只解决极端问题,保障新股可持续发行是核心。

杨晓春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