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证券 > 正文

同门“扎堆” 基金“独门股”大有玄机

2021-04-29 09:03:0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随着基金一季报的披露完结,以及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接近尾声,基金公司珍藏的“独门股”渐渐浮出水面。譬如泓德基金管理公司重仓的豪迈科技,根据统计数据,泓德基金旗下5只基金今年一季度豪掷4亿元,加仓豪迈科技1465.02万股,至一季度末,泓德基金对该股的持仓高达7517万股,持股市值高达22亿元——这是一只典型的基金“独门股”。

相较于诸多基金扎堆抱团龙头股的盛况,基金公司的“独门股”则显得没那么扎眼,但事实上,“独门股”恰恰是基金公司投研的一大精髓所在。

某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基金公司内部,投研平台是共享的,对某个行业或某只个股前瞻能力很强的基金经理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共享后,对此认同的其他经理就会一起买入,从而成为基金公司“独门股”。“这其实是研究力量凝聚的一种表现。”该基金经理说,“而这种抱团,事实上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公司的股价,也有利于基金净值的稳定和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基金公司“独门股”往往导致一家基金公司持有单一个股的流通股比例较高,对于股价的影响力非常强。但这也是一柄双刃剑,可能造成基金加减仓时的股价冲击成本高昂,在市场出现大跌时,流动性不足往往会对基金公司造成较大的杀伤力。

业内人士指出,在市场未发生极端行情的环境下,基金公司“独门股”的表现一般都还不错,但如果一旦市场出现快速下跌,“独门股”不仅不能独善其身,还有可能因为流动性的原因遭遇更大幅度的下跌,这种风险值得投资者警惕。

杨晓春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