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涨,其中沪指上涨0.84%,收报3596.22点;深证成指上涨1.58%,收报15269.27点;创业板指走势较强,涨幅达到1.92%,收报3149.20点。市场成交量萎缩,今日为新年以来首次跌破万亿,仅有9982亿元。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降解塑料概念股爆发。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6.37亿元。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信证券认为,“抢跑式”建仓缓解,投机性抱团将继续瓦解,市场重回轮动慢涨,将转战高性价比品种,建议聚焦A股与港股两大市场的3条主线。首先,宏观流动性依然保持宽松状态,海外政策宽松预期还在强化,外资将继续增配A股;国内宏观流动性在量上虽有回笼,但信用周期下行的约束下,银行间利率依然保持在较低水平。其次,各类资金权益配置偏好提升下,市场流动性反而更加充裕,开年来A股每日成交额都破万亿。其中公募基金新发节奏前移,预计1月募集规模2500亿元,上半年会带来资金净流入5700亿元,将是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再次,投机性抱团继续瓦解,公募今年以来累计收益率收敛,“抢跑式”建仓紧迫性缓解,市场整体将会转战高性价比品种。最后,基本面复苏符合预期,疫情影响下,市场对一季度经济预期有所修正;结构上,财报季工业和可选消费业绩弹性较大。
华泰证券分析,上周A股市场宽度回升,资金从前期抱团的食饮/电新中向性价比与业绩催化共振的方向摆布。社融拐点进一步确认,M1增速拐点待确认,但信用周期高点后仍有6-12个月的货币下沉,且居民资金搬家与外资入市热度不低,微观流动性显著好于宏观,股市不缺“水”。行业上或呈现“水”往性价比处流,17-20年元旦至春节期间预增概念均跑赢全A,春季躁动中场,关注性价比行业中业绩预增方向。另需留意大额增发的短期结构性冲击。建议继续关注:1)受益于春季躁动期间流动性偏松、年报/一季报预计向好、性价比有所凸显的TMT;2)受益于碳中和目标、高景气的新能源链;3)出口链、冷冻效应、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影响的相关行业,如汽零、家电、农牧、军工等;中期主线建议继续配置受益于全球再通胀和制造业投资周期回升的大宗、制造。
国盛证券表示,近期,市场分歧加剧,行情震荡波动。但不必过度担忧,跨年行情未完待续:1、近期,12月社融增速超预期回落引发市场担忧。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的系统性收紧。而是从去年下半年的“紧货币+宽信用”向“宽货币+紧信用”转变。这带来的更多的不是市场整体的风险,而是市场风格的变化。2、近期市场出于对“抱团瓦解”、“抱团崩盘”的担忧导致行情调整。但短期市场情绪导致的阶段性的“抱团放松”难以阻挡长期内市场资金向龙头集中的趋势。参考美股市场,美股龙头持续跑赢40年,各行业龙头跑赢非龙头。其背后,是美股龙头强者恒强,以及美股经历从散户化到机构化变革所共同推动。当前中国经济同样进入转型期,龙头优势凸显。同时A股市场机构化持续加速。未来,A股龙头跑赢与溢价也有望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