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胡泽锋记者曹开发)近年来,宣城市绩溪县长安镇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通过对镇内塘、沟、渠进行摸底调查,结合各村实际,突出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扎实开展“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坚持把“小微水体”整治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使昔日无人问津的塘、沟、渠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使群众反感的黑臭水体变的清澈见底。
全面整治。治理小微水体,疏通“毛细血管”,既要有系统治理的理念,下好河、湖、溪、沟、塘治理“一盘棋”,又要有细致入微的耐心,练好小微水体整治的“绣花功”。长安镇域内河道全部落实市场化保洁,全镇各级河长在按要求完成巡河任务的同时,全面排摸镇域范围内小微水体。通过分析问题根源,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终端提升、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从源头减少水环境污染。
全民参与。结合全民清洁日和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小沟小渠的整治提升4次,参与人数达300余人次。结合“十星清洁户”和“最美庭院”创建工作,鼓励妇联干部、妇女同志积极助力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对河道堤岸、房前屋后进行保洁清理和美化30余处。
全心打造。长安镇致力于将小微水体打造成小微景观,并十分注重与村庄风貌的协调以及人文历史、乡愁记忆的和谐融入。大会山游客接待中心和景区核心区的池塘通过整治提升了水质,提高了“颜值”,游客纷纷驻足停留;坦头村内的水塘在水环境综合整治中变成了村中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