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宣城经开区将光伏新能源作为“一号产业”首位推动

2021-12-14 19:36:2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曹开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姚鑫 记者 曹开发) 在全球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太阳能作为人类能源利用技术上最为清洁、来源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被寄予厚望。新能源产业是宣城市委市政府聚力打造的“一号工程”,宣城市经开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将光伏新能源作为“一号产业”首位推动。宣城开盛光伏产业园于2020年4月依托原汉能金能移动能源产业园开始筹建。到目前为止,在宣城聚集了从全球各地(包括美国、台湾地区)的技术团队逾260人,其中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国家863/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特聘外国专家等,为把宣城开盛光伏产业园打造为光伏行业新高地打下了最重要的人才基础。

目前形成了以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板块)、宣城开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柔性铜铟镓硒板块)、宣城先进光伏技术有限公司(ASTI,光伏研究院)为核心的实体布局。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7月成立,位于开盛太阳能产业园,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米。首期建设500MW高效硅异质结电池和组件生产线及250MW高效异质结电池中试线项目。

主要产品HJT光伏组件获取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ÜV南德的认证证书,这也是业内首家12BB栅线M6电池尺寸的HJT组件产品证书,标志着对于产品性能及可靠性的双重认可。凭借“12栅高精度焊异质结组件”技术,在第十五届SNEC展十大亮点评选上获得“太瓦级钻石奖”。公司异质结组件采用双玻封装技术,具有极好的耐候性,寿命可达30年以上。同时它还具有转化效率高、发电性能稳定、无光衰(LID)、无电势诱导衰减(PID)、温度系数低等诸多优点,可广泛用于地面电站、户用分布式电站、光伏农业等领域。一期项目是目前业内最大规模完成量产的低成本智能制造工厂,已收到销售意向订单接近1GW,正按照实际产能分批交付客户。

2020年4月3日成立,位于开盛太阳能产业园,开盛新能源依托本公司先进的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能力、完善的高端原材料供应体系、多渠道营销网络,形成以“绿色光伏建材+移动光储系统”为核心产品,“柔性铜铟镓硒组件+高效异质结组件制造销售”为基础能力,“光伏电站投资+智慧能源应用实施”为业务载体。覆盖绿色光伏一体建筑、海洋装备应用、交通物联应用、移动式新能源快装式建筑、民用消费品等多个领域。首期建设150MW柔性铜铟镓硒芯片及组件生产线项目,“十四五”期间计划产能300MW。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工厂移动能源组件线,标准组件线均已投产;完成37.5MW核心芯片镀膜设备生产。移动能源产品方面,大尺寸近岸基浮标-CIGS扇形柔性组件及光储系统,实现供货安装投入使用,基于CIGS组件及光储系统的漂浮式海洋浮标实现南极投放,以及无人船组件供货,助力国家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观测网”建设。完成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战略”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的CIGS供电模块的批量供货,实现了首个百万级订单。公司已申请专利105件,其中已授权26件。2021年开新与国家海洋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中国科技大学、华大基因、同济大学、联合国技术发展中心、北京冬奥会筹备组、耀皮集团、美的集团等开展了持续性的技术研发和项目合作。2022年市场即将进入全面爆发阶段。

目前,开盛新能源通过业务梳理和孵化,装备、靶材、半导体等上下游及朝阳新兴业务即将独立运营,真正形成了术业专攻又合作共赢的光伏行业全产业链生态系统;通过持续的前沿技术开发、专利成果快速转化、融入外部优质资本等运行模式,推动光伏建材和移动能源应用的快速发展、以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的有效落地。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