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王宏明记者曹开发)作为2018年“三治融合”改革创新示范点,近年来,旌德县蔡家桥镇华川村以基层党建引领“自治”,以宣传教育推动“法治”,以崇善知礼促进“德治”,找准“三治”高度融合突破点,成功实现人心“聚”、风气“好”、日子“火”。
以基层党建引领“自治”,把人心“聚”起来,实现自我净化。在抓“三治融合”工作中,通过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良好的村风、民风得到培树。改造华丰路,党员张士燕无偿提供自留地,拓宽赵村路时,党员叶莲花出让自家田地修桥修路。在党员带动下,全村有31户村民主动出让菜地耕地共计2000余平方米。村里修路缺乏资金时,党员周云长带头捐助1万元。疫情期间,组织志愿者队伍13支,33名党员志愿者带头参与疫情防控。2021年洪水季节,全村多处山体滑坡,道路塌方,党员突击队闻令而动,带头组织群众转移,主动参与救援及灾后自救工作。村党支部成立了水电、医疗、义警、突发事件4支以党员为主的志愿服务队伍,经常活动在群众中,让党旗在战斗一线高高飘扬,党员的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也不断增强。村里还通过健全完善议事、管理等制度,加强自治组织建设,成立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乡贤参事会等自治组织,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现在,村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强,热心公益事业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仅近年来修桥铺路,全村党员群众捐资就达66万元。
以宣传教育推动“法治”,使风气“好”起来,实现定纷止争。华川村依托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一条街、法律学堂、农家书屋等普法学法阵地,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不定期开展“律师送法下乡”、“法律进乡村”、“法治家庭创建”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广泛深入的法治宣传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了群众的法律素养。基层干部有权不任性,党员群众有事理先行,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实现了村内矛盾纠纷的“自净”。法治建设中,充分发挥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和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倾听诉求察民情、依法依规解民忧”的作用,在“执法”中普法,树立法律的威严与公信,逐步形成依法治理的良好局面。
以崇善知礼促进“德治”,让日子“火”起来,实现春风化雨。德治建设中,华川村把美丽乡村建设、河长制、林长制等工作写入村规民约,党员带头执行,效果颇好。目前,村里的红白喜事每桌都不超过550元,礼金不超过200元。当村里为保护青山绿水发布禁止河内捕鱼公告时,党员毛新明、何才喜带头上缴自家价值千元的电鱼器具。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18台电鱼器具全部按期上缴。同时,还深入挖掘本土道德故事、先贤典故,开展各类评比,强化宣传。在村里开展的文艺汇演上,对本村“各类好人”、“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华川人”、“十星级清洁户”、“十星级文明户”等都进行了表彰,影响力很大,带动效果很好。村民闵宝宏黄学桃夫妇无偿捐献遗体、市级好人陶兴娣34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夫兄等一时在村里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