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宣城市以回归社会为“落脚点”,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

2021-07-08 17:39:0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曹开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曹开发)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年开始试点,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一年来,宣城市以回归社会为“落脚点”,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一是积极探索教育矫正和公益劳动的方式方法。定期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烈士陵园等公共场所参加卫生保洁、植树绿化、服务孤寡老人、文明创建等各类公益劳动,培养其社会公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个案矫正,聘请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增强教育改造效果。一年来,社区矫正对象每月的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均能保质保量完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1563人次。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补偿意识通过自身劳动得以体现,实现了社会对社区矫正对象接纳度、社区矫正对象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双提高。二是切实加强社会适应性帮扶。确立“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帮扶活动。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为符合条件的农村籍社区矫正对象落实承包田,为有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一年来,共开展免费技能培训78人次,为社区矫正对象推荐就业26人次,对25名社区矫正对象和社区矫正对象未成年子女进行经济救助。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烈士陵园、监所、司法机关、职业院校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业,设立社区矫正教育基地15个,社区服务基地85个,就业基地7个,为教育帮扶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

宣城市社区矫正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化政治矫正导向、统领作用,聚焦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主业主责,坚持疫情防控与安全监管相结合,全力维护了全市社区矫正安全稳定。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