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曹开发)记者从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宣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EI)为81.4,居全省第三。
据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章传跃介绍,2020年,宣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质量、声质量和辐射质量持续提升向好。其中,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2.6%,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5%;优良天数比率和PM2.5浓度均达到省定年度考核目标要求,六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部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排名居全省第二。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94.1%,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7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全部达到国家年度考核要求。市区7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为100%;114个区域声环境监测点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3分贝,质量等级为三级。同时,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宣城市是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等重要水系源头,是下游地区的水源地和维持下游河道生态基流的补给源,是长三角区域重要生态保护屏障。去年以来,该市深入推进“生态立市”发展战略,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首先,用“加法”添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至此,该市累计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5个,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省前列。用“减法”治污,坚持牢牢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PM2.5和臭氧,持续深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健全大气污染防治部门长效联动机制。
再就是用“减法”治污,坚持牢牢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PM2.5和臭氧,持续深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健全大气污染防治部门长效联动机制。全面推动特别排放限值改造、清洁能源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攻坚治理等一系列大气污染专项攻坚行动。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印发《宣城市2020年度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计划》,完成39项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每月通报水环境质量、预警水质变化趋势,健全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上下游齐抓共治的水生态保护格局,全年净获省级水生态补偿金1200万元。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