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甘伟 程安然 记者 曹开发)“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雄壮的歌声响起,宣城市旌德县云乐镇93岁的华木生老人就会思绪万千。
1950年华木生入伍,也是新中国第一批海军战士,同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海军战士,华木生所在的部队是随军舰从上海吴淞口往返朝鲜两地,他的任务主要是维修军舰和日常安全巡逻。由于部队条件简陋,再加上当时全部都是人工维修,最艰苦的是在严寒的冬天,只能下潜到刺骨的海水里排查检修,遇到海浪打来,华木生被呛水和磕夹板是家常便饭,也就在那个时候,华木生老人留下了双腿内风湿疾病。
“那时候我们条件特别艰苦,美军在军事上又远远超过我们,但是那时候,就有种莫名的力量支撑着我和我的战友,要把美国佬打回老家……”时隔多年,老人回忆起抗美援朝时的经历仍十分激动,言语铿锵,眼神坚定。“我当时负责是保证舰艇安全,敌机盘旋在头顶侦查,不时的机枪扫射,投下炸弹,舰艇受损时,我们前赴后继下潜,没有一个退缩。抓住一分一秒抢修作业,也许就是这股精神,迫使美军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回顾抗美援朝战斗,老人的声音有点沙哑。
1959年华木生退伍,经组织安排,到过北京、上海工作,由于家庭缘故,他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到旌德县云乐镇刘村务农,解甲归田的他,从未提起自己的功绩。期间,华木生先后在当地油坊、农机厂上班,凭着一手在部队练就的维修好技艺,近到周边群众,远到宁国、泾县的求助者,他都是有求必应。农忙时节,有时连续几天不回家。
他说“以前还没退伍的时候,就经常义务帮别人维修机械。现在,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我是国家培养的,现在有一技之长,要对得起党的培育之恩,为群众干点力所能及的事。”他女儿回忆说,外县一农户在农忙的时候,手扶拖拉机突然坏了,维修难度大,托人找到了父亲,父亲二话没说,背着工具箱的身影就疾步离去,这一修就是一天一夜,疲惫不堪,离开的时候,对方送自家的木材作为酬谢被父亲拒绝了。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而父亲都是一概拒绝,义务帮助居民们修理家电、检查电路、修理门窗……几十年风雨无阻,一分钱也不肯收。
2020年10月26日,旌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给华木生老人送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直到这时,周边邻居好友,甚至包括自己的子女才知道,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竟然是抗美援朝英雄,子女只知道父亲当过兵,一起生活多年,也从未提起当年铁马岁月的往事。当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时,老人说,我只是替我的战友们一起领取。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当受邀是否能给全村党员上一堂党课,尽管90多岁的高龄,华木生却一口答应。他以历经战火的亲身经历,深情讲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和故事,为大家上了一堂别样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当年的吴淞口、鸭绿江、战友、军舰、炮火仿佛回到了课堂,在场的党员群众深受感染。华木生老人一再表示,接下来,他还希望去小学、卫生院给大家讲讲那段光荣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