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汪悦磬 记者 曹开发)“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与神圣,同时感受到法院的温暖……”近日,宣城市旌德法院收到了一封来自江苏的感谢信。
被告宣城市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租赁了原告单某某的吊车却未按期还款,期间,原告曾多次要求被告归还欠款,被告一直未还。至2020年5月27日,被告尚欠原告租金86000元,同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了欠条1份,承诺2020年6月15日前支付50000元,剩余36000元端午节(2020年6月25日)前付清。后被告支付70000元,尚欠16000元一直未付。原告家住江苏省东海县白塔埠镇,路途遥远,加上当时新冠疫情防控未解除,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原告便将起诉材料邮寄至旌德法院。
旌德法院收到原告的材料后,诉前调解法官及时与被告法定代表人李某某联系,李某某却表示根本不认识原告,也从未租赁其吊车。后经核实,原来该公司员工汤某私接工程,并向原告出具加盖单位公章的欠条,该款理应由员工个人支付。诉前调解法官告知李某某欠条上有公司盖章,对外由公司负责,至于内部追偿是公司内部事情,且一旦诉讼可能会对公司信誉产生不良影响。在法官的释法说理和不懈努力下,该公司立即支付了16000元,至此,案结事了人和。
小小的感谢信,既承载了当事人对法官的感谢,更是旌德法院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