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汪芳 记者 曹开发)冯凤海是宣城市绩溪县长安镇梧川村人,2014年,冯风海流转土地 250亩,创办了绩溪县长安凤海家庭农场,种植高山贡菊、前胡、油茶等经济作物。如今,在县、镇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冯凤海的潜心经营下,农场目前种植面积达400余亩,其中油茶的种植面积达250亩。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随着霜降一过,油茶也进入了成熟采摘期。采摘下来的油茶经过数天的晾晒后,就可以剥油茶籽了。剥油茶籽不需要技术,对体力的要求也比较低,附近的村民都想报名来剥油茶籽。可是冯凤海却有自己的想法“村里的贫困户大部分都是年纪偏大、干不来重体力活的老年人,他们不能外出务工,收入主要是靠政府兜底。剥油茶籽优先考虑贫困户,先给他们增收。”于是冯凤海早早地跟村里的贫困户打过招呼,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到时候来自己的农场,帮助剥油茶籽。2015年至今,长安凤海家庭农场已经产生经济效益275万元,示范带动农户85户,解决13个贫困户就业。
“我年纪大了,家里老头子眼睛看不见,我也不能去外面打工。凤海喊我来他这剥油茶籽,就在家门口上班,一天70元的工资,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工作啊。”正在剥油茶籽的冯吉仙满意的说道。冯吉仙的丈夫洪金保视力残疾,不能干农活,家里全靠她一个人挣钱养家。2014年冯吉仙户被识别为长安镇梧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被评为了贫困户,可是冯吉仙却从不想着向政府张嘴伸手,等待政府救济。她将自己家的4亩山地种上了油茶,农闲之余,就在村里打零工。2016年,经过社保兜底、养老保险等政策帮扶,加上冯吉仙的务工收入,顺利实现脱贫。2020年,两人的人均纯收入有8000余元。
近年来,长安镇按照“政府搭台,能人唱戏,政策扶持、示范引领”的模式,注重用好用活乡土人才,不断激发乡土人才活力,让他们在农村大显身手,更好地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乡农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