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郎溪县凌笪乡:“咸香味”传递致富经

2021-01-06 12:39:3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曹开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余克俭 夏忠羽  记者 曹开发)北风吹艳阳照,晒腊味正当时。每逢秋冬季,在宣城市郎溪县凌笪乡岗南村,有一种熟悉的“咸香味”又从每家每户飘荡出来。近日,记者来到凌笪乡岗南村胡老大食品加工厂看到这里的门前搭着的架子上,挂满了咸鹅、鹅肝等腊味,它们在阳光照耀下,泛出闪亮的油光。一阵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在腌制新的咸鹅,他们有的负责清洗、有的负责调至腌制作料、有的负责运送咸鹅……忙的不亦乐乎。

“很快要过年了,本地腊味是人们喜欢的年货,已有好多客人来电话问情况了,还有好些是人家提前预订了的,所以趁着现在天气好,我们必须赶制出来,在这个时节,做腊味就是村里家家户户要忙的大事。”加工厂负责人胡少云诉记者,“这里有600多只咸鹅,再晒几天这些咸鹅已经被老客户预定完了,今天腌制的这一批咸鹅,要到一周后才能放在太阳下晾晒,正如一句广告语所说:“老传统都很笨,就用太阳晒。”若干天后,蒸发掉水分的咸鹅就变得油光发亮、香气扑鼻。”胡少云笑着说。

今年55岁的胡少云之前一直在外从事瓦工,渐渐发现村里农田逐渐流转给大户了,出去务工人员众多,年轻人对老的腌制手艺不懂,所以在2015年胡少云先后去溧阳考察学习手艺后,投资10万多元搞起咸鹅腌制等工作,每天早上三点起来,晚上一直要忙到最后一个人,渐渐的他的腊味越来越受到周边人欢迎。“我一开始做的时候,考虑到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特别重视。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对食品的要求和安全的意识提高了,所以我在材料腌制、调味、晾晒等程序上严格控制。”胡少云说,有一次,员工腌制的时候忘记清洗,当时他就要求那一批咸鹅重新腌制。此外,胡少云严格控制生产程序,对于原材料严格登记来源,有追溯机制,做好食品安全追溯工作。

尝到甜头的胡少云,为打出品牌,注册了“凌笪胡老大咸鹅”,设计了洋气的包装,他家的腊味都是外边的客人预订或者进村来买,根本不用花力气找销路。每年冬季,美味的咸鹅是当地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胡少云家门前车水马龙,前来买咸鹅的顾客络绎不绝。一位买了上万元腊鹅的老主顾陈云山说,胡老大家的咸鹅口感好,肉质鲜美,所以每年都来买,今年买了100只,厂里员工都说味道好。现在我的腊味产品基本销售到周边的宣城、芜湖、合肥,包括上海、马鞍山等地。

“我明年想扩大规模,自己重新做一个大型冷库,货源直接从大型屠宰场宰杀之后直接拉过来速冻,想尽最大的努力把我的加工厂办好。”想把传统腊味继续做大的胡少云显得信心满满。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