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宿州 > 正文

灵璧县多举措夯实秸秆收储体系

2021-10-16 10:22:25 来源:   编辑:志强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 (曹涛)今年秋季,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应收农作物面积202.4万亩,秸秆资源较为充沛。该县拥有可耕种土地200余万亩,2021年全县已经培育秸秆收储利用企业190余个,配备1900余台套收储离田机械,共设置秸秆收储点246个,位于全市领先位次。

规划引导。编制《秸秆产业化利用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加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设置和支持;指导安徽金秸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灵璧县秸秆产业协会,发展会员单位76家,年秸秆收储利用能力达到40万吨,带动近万名农民及贫困人口就业,每年可为社会增产增收2亿元以上。

“三单”管理。率先在全省建立农作物秸秆收购单、运销单、秸秆收储点综禁包保责任单,加大台账审核力度,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乡镇加快完善“每个村设置1个标准化临时堆放转运点、2万亩有1个标准化收储中心”收储体系,促进收储利用与环保、消防、安全生产有机融合。

加大投入。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575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630万元,保证综合利用、民生工程和综禁工作经费;争取上级资金,四次获批中央财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资金0.71亿元左右。

创立标准。目前,全县标准化收储中心已经覆盖100%乡镇。用“活”土地政策。秸秆收储用地列入设施农用地中的附属设施用地;用“实”项目资金。将“建设收储钢构大棚”用地许可作为项目申报要件,确保“依法建设、持续利用、长久获益”;用“好”试点经验。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采纳灵璧做法,目前已申报安徽省地方标准《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建设技术导则》。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