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常志强)胡陈村位于宿州市泗县泗城镇西部,距县城12公里,下辖9个自然村,人口4300多人。村内现有耕地14000多亩,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该村南接303省道,北临奎睢河,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2016年胡陈村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合作制改革试点村,按照省、市、县“三变”改革试点方案,以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为目的,激活了“人”“地”“钱”等资源要素,2018年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的深化改革。三年来,胡陈村扎实推进“三变”改革持续强化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实现了“一清二确三创新四强化”。
“一清”是把好清产核资关,全面核查资产,登记造册,全面摸清了村集体的家底。2020年度,全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1335万元,而2018年仅有729万元,增幅达到了83.26%,其中流动资产65.6万元,长期资产60万元,固定资产1209.6万元(2018年的2倍)),其中经营性资产387.9万元,是2018年(240.1)1.6倍,共登记集体土地18832.96亩(农用地16516.95亩,建设用地2667亩),摸清了家底。
“二确”是把好成员界定关,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开展身份界定工作,同时把好股权确定关,合理配置股权,对股权实行“生不增,死不减、进不增,出不减”静态管理模式,确定了集体经济成员的身份和股权。全村共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374人,全部成为了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东,实施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将经营性资产和部分可发包资源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发证到户。改革完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工作,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并登记。
“三创新”是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水平。按照“产权清晰、职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要求,制定了章程,组建了股东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初步构建了科学的治理结构。积极探索了“一班人马、两套账务、三块牌子”的工作方法,实行村党总支、村委会和合作社职能分开、交叉任职、账务分设的治理结构模式。彻底建立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农民增收、生产增效和生态增值。
“四强化”是强化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以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积极盘活了集体资产和资源,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20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15万元,比2018年翻了两番,其中:服装加工厂5.1万元,果蔬大棚9.6万元,农机大院13万元,光伏收益7.2万元,新联禽业入股分红5万元,超富合作社入股分红0.6万元,汪塘出租0.8万元,集体土地出租2.2万元,牧原集团土地租金3.9万元,汉风集团45万元,秸秆收储中心15万元,梁庄取土费4.95万元,老村部出租1.7万元,深松费用2万元,陈宅沟塘租金0.3万元。
下一步,胡陈村将把“三变改革”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推进改革工作走深走实,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