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单珊 记者 禹志强)“这事办得妥当,原来的窝心路现在变成通心路了。”看着眼前平整的水泥路,宿州市泗县大庄镇佃庄村72岁的村民许光宝脸上笑开了花,情不自禁地又在上边来来回回走了两遍。
许光宝口中曾经的“窝心路”处于佃庄村八组的东段,这条路的西边是三米宽的水泥路,东边尽头连着村里五米宽的主干道。“就是这段只有57米的‘羊肠’小路恼人的很,下雨天人出不去,车进不来。去镇里赶集,到地里干活,都要兜上一大圈。”谈及此事,八组的二十多户村民对此颇有怨言。
这段并不长的断头路,党总支部书记许凯也颇为无奈。“修路肯定要尊重村民意见,不能硬来嘛。”四年前,村里为八组申报了道路修筑的项目,村民都举双手赞成,可是最东边的曾强、刘元前、刘跃三户人家说啥也不同意。给出的理由都一个样:“从我家门口修路,占了我家的地,土地是咱老百姓的心头肉,这个理说啥也不能让。再说了,我常年不在家,路修好了,我也走不了几回。”村干部轮番去劝说,嘴说干了,嘴唇磨薄了,每次结果就两个字:“不修!” 最终,这条通村路成了“半拉子”工程。
2021年4月份,泗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佃庄村将这段路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发力点”。许凯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对大家说,路咱肯定要修,但是利益各方的心气也要顺,这才是我们为民办实事的初衷。考虑到刘跃是党员,而且长期在外地跑运输,佃庄村就通过邮寄党史学习教育教材和网络发送相关教育视频的方式,让刘跃学党史,并把他拉进了“佃庄村党史学习教育群里”,让刘跃这个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平时佃庄村的党员们在群里交流心得体会,共同商讨为民办实事的思路。当刘跃看到自己家门前的断头路还“躺”在办事清单里没有进展的时候,他陷入了沉思。随后他主动找到村委会,对许凯说:“啥也不说了,作为党员,我得主动配合把这段路修好。大家放心,其他两户的思想工作,我来做!”有了许凯的带动,曾强、刘元前两户也先后松了口。五月底,路修通了,村民拍手称赞,一个长期困扰村民的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庄镇党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头戏”和“落脚点”,组织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泗县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戴安君介绍,该县聚焦问题收集,架起“民意直通车”。组建17支民意收集服务大队,232支民意收集服务小分队,开展座谈交流、谈心谈话听取意见,排查梳理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道路安全、养老保险缴纳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了解问题根结,同时,通过线上征集、留言等方式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收集。截至目前汇总收集各类问题801件,针对群众集中关注的就业、安全、出行、文化等民生问题,及时研究制定重点项目清单,实行专人、专事、专地、专时“四专破题”行动,解决群众“最关心”问题。
据悉,下一步该县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与“为民服务送到家”“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志愿活动有机融合,形成为民服务可持续长效机制。在行政村一级实施“网上随时办、现场及时办、党员上门办、金融本村办、精准按需办”的“五办”为民服务模式,将服务清单细化为助残助老、民事调解、环境治理、乡村文化等5大类54个小项,实现全要素服务。同时,在全县187个村和社区设立“党员集结站”,由村(社区)党组织对报到党员实行编队管理,集结卫健、教育、科技等各部门党员志愿者,通过“群众点单、村(社区)下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持续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