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张浩 赵天琪 记者 禹志强)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宿州市埇桥区坚持突出重点,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靶向发力、分类施策,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实见效。
抓好组织领导,做好实践活动的“奠基石”。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抓好系统谋划,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坚持分层分类,系统谋划,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办实事,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干实事。
精准分类施策,打造实践活动的“助推器”。将实践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和“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活动有机结合,将实践活动服务对象精准聚焦到“企业、群众、基层”三类主体,分层分类推进办实事活动。
创新方式方法,释放实践活动的“新动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上线“智慧医疗”系统,提供自助完成挂号、预约、缴费等服务。区医疗保障局推动全面实行“数字医保”线上缴费。结合“五进”活动,拉近办事“距离”。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夹沟镇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支河乡组织志愿服务队走进村庄开展“干部献爱心、帮困助人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结对帮扶。区残联近两年组织评残专家组深入25个乡镇(街道)集中评残服务1340余人。在乡镇街道举办多场残疾人专项招聘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残疾人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难问题,打通服务残疾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优化窗口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排专人为患者解答就医流程,帮助老年和不方便的患者挂号、报销等。设置优先窗口为军人等优待群体优先办理业务,60岁以上老人免挂号费。区医疗保障局实行帮办代办服务,变“群众办”为“帮您办”。推出“不间断延时服务”,做到“下班不打烊,群众不走服务不停”。推广异地就医资料“就近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