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曹伟) 在安徽泗县瓦坊乡陡张村的一处大棚内,郭金玉夫妻二人正在给西瓜授粉,他们先将西瓜秧上的“公花”采摘在盆里,然后再一支一支的给“母花儿”授粉,待到50天左右,就是满棚西瓜上市时,估计今年的净收入会超过去年17万元。
“来啦,你看这西瓜秧和花朵长势喜人吧。但是如果不给它人工授粉,让它像大田地里有蜜蜂或靠自然风等形式自然授粉,接的瓜就少,而且瓜肉不砂甜......”近日,记者又来到了陡张村郭金玉家西瓜大棚内,他们夫妇俩一边给瓜花授粉一边给笔者娓娓道来。“我这占地20多亩,大概1万8千多棵瓜秧,每棵瓜秧授粉一枝花,有的一次不行,还要两次三次,每茬瓜都要授粉一星期左右,才能保证每棵授粉都成功,虽然不怎么累,但工作量很大”
当下,在安徽省泗县,县乡村等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引导,像郭金玉这样在脱贫攻坚中起到致富带头作用的能人,进行身份的华丽转变——昨日脱贫致富带头人,今日乡村产业振兴领跑者。
“我们这12个大棚,去年几茬瓜在翻地、覆膜、打叉忙的时候,就经常让那几户贫困帮忙干活,给他们工资,他们也看到我们的收入不小。”郭金玉若有思索地对记者说着,“闲暇时,看电视上报道县委县政府如何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我们俩就一直想着,今年在技术上多指导指导这几个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再动员他们到年底时可以先弄一两个大棚,需要资金不多,收入还能更多更稳定,我们再免费跟踪指导,让他们都富裕了,岂不是更好!”
今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渡期,更是两个一百年交汇期,如何过渡好、衔接好,如何打赢乡村振兴的开局之战,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中之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开出了乡村振兴的方子。
瓦坊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立即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采取集中学习、结合现有乡村产业案例学习和现场观摩交流等方式,集思广益,统筹谋划。决定继续加大农田、道路、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谋划“白鹅之乡”支柱产业长远发展规划;加快一户一块田的承包土地流转进程,在确保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拓宽瓜果蔬菜、薄壳山核桃等经济型作物和订单式种养业的规模化发展渠道;加大营商环境打造力度,招商引进短平快的种养业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集中立体化产业链;加大小手工艺、直播网售等二三产业的农、工、商一体化的规模产业扶持;加大残疾人和技能型人才培训和就业服务举措;加大致富能手等“四带一自”的产业化引领带动作用。
沐浴春风,戮力同心。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伟大胜利的基础上,在建党100年之际,有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全乡人民一道,持续胼手胝足,形成破竹建瓴之势,持续做足做好春花觅粉黛的衔接融合,乡村振兴必将指日可待 ,努力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