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 王谅)初春,皖北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坐落在古运河畔的宿州市泗县泗城镇正迎着“十四五”发展的春风,昂首阔步迈进乡村振兴发展新时代。
为企业服务,招工助生产
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解决困难需要至关重要。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扩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而富余劳力舍近求远、外出务工这一矛盾,泗城镇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大力引导返乡人员就地、就近就业。
春节刚过,泗县泗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积极发动,掀起“为企招工”春季行动,由镇人大副主席徐培牵头,带着企业招工简章进村居开展招工宣传,将广大群众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要进行无缝对接。
“你好,这是我们泗城镇双创产业园招工信息,请您看一下,我们这里工作环境好,就近就业,工作时间灵活,有‘妈妈班’、‘早点班’、“晚点班”……”
近日,在泗城镇街头巷尾随处可以为企业发放招聘信息志愿者,为企业大张旗鼓的宣传如今已然成为泗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共识。在全镇统一组织下,16个社区(村)积极开展招工宣传,为了提高宣传效果,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守社区上学校,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利用小喇叭、“双微”信息发布平台、电子显示屏等及时宣传惠企政策、招工信息,累计为20余家企业发布了招工信息。
据泗城镇工业园区冠德服装加工厂朱厂长介绍,通过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压力,解决企业后顾之忧,让企业更加安心生产经营。截至目前,累计帮助辖区内冠德(泗县)服装有限公司、轩墨坊家居有限公司、安徽感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招工200余人。
企业生产经营,亟待解决的难题还有很多,为确保企业生产全程顺利,泗城镇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打出服务下沉、人员下沉、监督下沉的组合拳,扎实开展“四送一服”走访调研,党政班子成员、镇直单位及各村居主要负责人带头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及中央及省市县有关政策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此基础上进园区、进企业送政策、送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同时推行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制度,在16个村居、镇级政务服务大厅分别设置1-2名服务态度好、熟悉政策的代帮办办员。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企业兴,乡村兴。“十四五”新发展已经启航,优化营商环境就要与企业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同心协力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小田并大田,生产更方便
为持续推进农村土地资源整合,今年以来,泗县泗城镇积极响应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以小田并大田为抓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
“并的好,当了一辈子农民,因为田地分散,耕种拉打可忙了坏了咱们庄稼人,现在好了,农村实施小田并大田,生产经营方便了,我第一个支持。”年过半百的泗城镇关庙村后张组村民张成友向记者谈起并田之事格外开心。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缓解农民种地难、生产成本高的困境,自去年以来,泗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靠前谋划,积极宣传动员,采取以点带面,先试验后推广的方式逐步推进“一户一块田”土地资源整合。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首先要改变以往落后的农耕面貌,解放生产力,降低土地经营成本,提高农户收入,这样的振兴才有盼头。”泗城镇党委书记周鑫向记者介绍道。
宅基地改革,资源更优化
自去年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泗县泗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高度重视,坚持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对表对标,通过开展“空心村”整治推进“紧凑型”村庄建设,有效改变乡村面貌。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农村人选择在城市定居或长期务工,导致原农村住房长期闲置,成为“无人户”,有的甚至年久失修一度成为危房。泗县泗城镇自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迅速行动,在该镇关庙村开展空房清理先行试户口卡,共计清理一户多宅61起,超面积(标准每户220平米)占61%,清理空房189户(含危房清零),规划建设(已建成)聚集节约型美丽乡村住房新居35户,有效整合宅基地资源,不断优化农村宅基地布局。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小菜园、小果园、小田园、小鱼塘、小藕塘等“五小园”在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即美化环境又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经过空房清理整治,关庙村共计清理出26亩可用耕地,用于发展山芋特色产业。该村鲜食山芋种植4200亩,占耕地面积38%,为“一村一品”专业村,山芋加工、贮藏无场所,该村“两委”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利用清理宅基地建山芋贮藏窖10座,冷藏保鲜库2处,延长山芋产业链,增加种植大户收入约300多万元,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种粮规模效益提升。同时,把最优质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永续利用,着力推动“藏粮于地”,不断增加耕地粮食产量。
整治空心村,让散户聚集,使宅基地得到有效整合,镇村两级合力推进土地流转、订单生产等类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户以地入股,将土地流转至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中对外发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经初步预算,关庙村通过宅基地整合,有效释放土地潜能,全村户均增收1.8万余元。同时,发展新型田园村庄,以打造古运河观光乡村旅游带为契机,不断引吸更多客商租用空闲房屋开农家乐,不断盘活闲置房屋资源,为村集创造更多收入。
把好安全关,生产更周全
生产为发展,安全最重要。春节刚过,泗城镇安监办对辖区内各类生产经营厂企进行全面安全排查。
“咱们厂里的灭火器有3个已经没有压力,无法正常使用,请及时做好更换。”镇安全检查人员一边安全设施一边生产企业负责提出整改要求。
为确保安全工作落细落实,泗城镇安监办对各生产企业单位进行全时监管,落实各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杜绝火灾、爆炸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并利用检查之机为企业培训安全生产明白人,不断增强生产企业自我安全防范意识,立足自我从严从细,逐环节、逐部位认真排查隐患,决不出现盲区和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限期整改,切实保证整改标准、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人四落实;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严密监控;对达不到基本安全生产条件,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要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随着节后复工逐步加快,泗城镇为了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在鼓励各类企业抓紧复工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两不误。
环境大整治,生态宜居美
为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与爱国卫生运动的紧密结合,深入开展全民健康宣传教育、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春节过后,泗城镇全面开展环境清理整治工作,将春节期间居民生活产生垃圾进行全面清除。
“为进一步做好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我们赵庄村,结合村情实际,对辖区内村庄道路环境卫生清理进行打包发包,组建稳定的保洁队伍,确保了村民生活环境常态化维护,乡村更美。”泗城镇赵庄村支部书记陈彩侠带一边检查环境卫生一边向记者说道。
乡村美不美,看看塘里水。在农村水体污水治理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为进一步营造生态宜居生活环境,泗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入调研精心谋划,将污水治理做为环境整治重点项目进行攻关。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将水塘周边露天厕所拆除改造,自实施“户厕改厕”以来,全镇共计清理沿河露天厕所近百个,有效切断水体污染主要源头。
通过不断治理,污水塘如今变成了“观光塘”、“经济塘”,个别村居将水塘转租,让死水塘焕发新活力。据统计泗城镇辖区内有水塘近500亩,自去年启动水塘治理以来,三湾社区率先将近200亩水塘转租,进行水产养殖,一年来,水塘得到有效利用,原来无人问津臭味熏天的水塘不见,水环境也大大提升。看到实实在的益处,赵庄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镇党委组织委员韩二松带着村“两委”一班人也开始了大胆尝试,将该村东南一处取土塘进行整治,不断提升水塘实用性,准备开春后进行水产养殖,以盘活集体资源,保进村集体经济创收。
随着乡村振兴的脚本不断加快,下步泗县将以更加紧迫的责任感全力抓乡村振兴各项措施落实,在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下大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