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单珊)天空中,无人机正在进行虚拟植保作业,地面上,学员们的目光紧追不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2月23日,在安徽省泗县公共实训基地院内,一场无人机操控员培训正在火热进行,来自全县各乡镇的48名学员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培训老师的操作,并跃跃欲试地准备“亮”一下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 “左转、直飞、停留、右转、降落……”一位学员接过老师手中的操纵杆,熟练地控制着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实践。
泗县人社局技能培训相关负责人任学训告诉笔者,为了培养农村种植技能型人才,让田间地头也能有高科技的力量助力,近日,由县人社局牵头实施,泗县瑞星职业学校组织优秀师资力量,开展了第一期为期12天的无人机操纵员培训。
“这是我们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论+实操,除了植保无人机的培训,同时我们还加入航拍、测绘无人机培训等内容,让合格学员培训期满就能成为多面手式的新农民。”任学训详细地介绍起了培训的相关事项,他告诉学员,本次开办的不仅仅是免费培训,最主要的是培训之后就能就业。“出了学校门,就能打开致富门。”
这边的培训没结束,就业岗位就送上了门,泗县伟祺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姜剑权在培训现场给学员算起了一笔收入账。“无人机植保不仅可以能做到精准喷洒、减少药剂使用量,而且随着我县一户一块田的推行实施,更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一般来说,一台无人机每天至少能够喷洒2000多亩,按照一亩地6元的收入来算,一天的收入就可以过万。这也是一个发展趋势,将来也会逐渐取代人力。”从“肩上背”到“天上飞”,从“省力化”到“智能化”,这是姜剑权这些年来从事农业工作感受最大的变化。“我就是农民出身,就更能了解农民的需求。”
在培训学员中,一个坐着轮椅的男学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经交谈了解到,他是来自泗县丁湖镇的刘井东,两个月前因为遭遇车祸,现在还不能自主行走,但在听说县里免费开设无人机操控员培训班时,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我现在虽然腿脚不利索,可是用手操纵无人机麻利得很呐,这简直就是给我量身打造的,等学好了,我坐在轮椅上也能挣到钱。”和刘井东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来自大路口乡的梁艳夫妇二人。梁艳笑着说:“我们孩子马上就去外地上学了,我们两个人也可以腾出手来,在家门口拼出好日子了。”
据悉,近年来,泗县通过行政推动、政策扶持、技术保障、示范引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推进了全县粮食生产种植、管理、收获等过程中的机械化建设,使得农机作业水平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技能培训及时找准发力点,力求逐渐培养一批新农人,这样才能稳稳托起老百姓的增收致富梦。”任学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