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杨秋秋)整洁的客厅、明亮的地板、现代化的生活用品……走进宿州市泗县城市之光的李洪满老人家,让人感受到舒适和温馨。“原来矮小的红砖房漏风漏雨,现在这个房子的面积、户型以及小区环境和配套设施等都有很大改善,居住条件比以前高了几个档次。”李洪满喜出望外地说,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完全得益于棚户区改造这一惠民好政策。
告别低矮、破旧的狭小平房,住上崭新漂亮、户型格局好的新房,李洪满老人安居宜居梦的实现,是泗县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泗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来抓,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协作配合,落实工作机制。在棚改项目建设过程中,泗县房管中心、住建局、征迁办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挂图作战,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一线”,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和征迁安置工作,先后让10余万群众顺利实现了“出棚进楼”的幸福安居梦,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好评。
听民声,科学编制改造规划。2015年,泗县县委、县政府根据县城发展现状,结合群众棚改需求,组织编制了《2015—2017年泗县城镇棚户区改造规划》及《泗县棚户区改造2018—2020年改造规划》。为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对于每次改造规划的审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都亲自把关,反复组织论证。重点改善县城核心区的集中成片、非集中成片和“城中村”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改造规划涉及居民户数15670户,总面积313万平方米,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暖民心,切实提升群众福祉水平。在泗县棚户区改造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三最”原则,即最佳的位置、最优的环境、最好的质量。“泗县安置房多是规划建设在公园、学校、医院附近,配建社区用房,小学、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泗县房产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同时坚持速度、质量、环保“三统一”,招大引强,坚持质量第一,一些“中”字头、“国”字头的大型央企、国企纷纷落户泗县参与棚改建设,为提高建设速度,提高房建质量,科学保护环境提供有力保证。
惠民生,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泗县坚持阳光棚改、和谐棚改、人文棚改,使“棚改工程”变为“民心工程”,推动了棚改户从“要我搬”到“我要搬”。“政府给的的安置补偿政策越来越好了,处处都在为俺们老百姓着想,一接到通知俺第一个就跑去签了协议。”泗县城市之光拆迁安置居民朱女士说。“提前交房预签约”、“异地安置优惠购买”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想棚改户之所想,更加注重让利于民,确保了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安居才能乐业。住有所居,承载着人民群众朴实的期待与梦想。2015年以来,泗县征迁棚户区64处,建设安置小区38个,交付安置房39908套,棚户区改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进一步增强了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