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单珊 吴天元)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餐桌上,铺张浪费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闲暇时喝酒、打牌、闲聊的少了,读书、看报、健身的多了……近年来,宿州市泗县以治理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为抓手,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发挥村红白理事会作用,狠刹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之风,在全县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新风正气。
“新风号”吹出“新风尚”。 前段日子,在泗城镇彭铺社区村民彭德高的家门口停着两辆大巴车。“大巴车里招待亲朋,这还是头一次见,真是赶了时髦又倡导了新风。”坐进大巴车吃喜宴的村民一边品尝菜品,一边啧啧称赞这种待客方式。原来是彭德高的女儿出嫁,作为老党员的彭德高率先在村里申请到了“文明号”。“这就是‘文明号’,是村里免费提供给大家的‘流动新风堂’。”面对乡亲们,彭德高高兴地提高音量说,村里为了从根本上刹住村民办红白宴时讲排场、好面子的风气,在原有的村级固定新风堂的基础上,利用两辆闲置大巴车开辟流动新风堂。谁家有红白事,大巴车直接就开到家门口。不仅车身及车厢内部,张贴“厉行节俭 反对浪费”、公勺公筷、移风易俗等宣传内容,办事的时候还有志愿者来帮忙。
泗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尉成辉介绍,在全国文明村镇泗县泗城镇彭铺社区,率先开展文明移风易俗流动新风堂试点活动,目的就是在潜移默化而又不失体面中缩小了办宴的规模,充分发挥文明村的文明引领作用,这种模式目前已经在全县广为铺开。
喜事开好“喜开端”。中共泗县县委宣传部(文明办)联合团县委、妇联、民政局等部门,举办公益乡亲大会,提倡青年“不要车、不要房、自己家业自己创”的新型婚恋观,并常态化开展集体婚礼月月办活动,不让不良婚俗毁良缘。
2020年12月底,泗县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崇德尚俭 婚事新办”2021年庆元旦集体婚礼。没有婚车鞭炮,没有礼金酒席,没有高额彩礼。7对新人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在亲朋好友和现场嘉宾的见证和祝福声中参加了一场特殊的中式集体婚礼,并签订婚事新办承诺书。“能够和其他几对新人一起参加集体婚礼,我觉得很荣幸、很有意义,整场婚礼充满了甜蜜和温馨,既降低结婚成本,又兑现了爱的承诺,特别符合现在提倡的文明新风尚。”新郎张振坤强和新娘樊研对这次集体婚礼赞不绝口,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做到喜事新办。
榜样带头“带一片”。该县紧紧围绕“1334”工程,加大移风易俗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办理婚丧事宜“十严禁”、社会公民办理婚丧事宜“十提倡”,出台“文明泗县18条”和“泗县市民公约”。各乡镇设立“孝德榜”,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积极发挥群众组织推动乡风文明的积极作用,全面治理天价彩礼和婚丧事宜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各项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健康发展。持续开展“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美德少年、“文明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表彰践行移风易俗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并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大力宣传,用群众身边的榜样教育群众、影响群众、带动群众,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破除婚丧嫁娶等大操大办的“枷锁”。 2020年全县减办酒席2万余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3000余例,节约资金8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