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稻谷飘香,丰收的喜悦盈满了初秋的江淮大地。9月23日,第4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拉开序幕,累累硕果已结满枝头,瓜果成熟的香气溢出了种植园,全国各地的农民朋友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晒出了自己的“丰收果”。在安徽省舒城县,作为碧桂园精准帮扶县之一,这里的农场也是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种植园里喜迎丰收 精准帮扶成果凸显
在舒城县青墩村,由返乡创业优秀青年张广运带头运营的齐心家庭农场迎来了大丰收。今年,这里颇具特色的草莓种植,从技术到规模都迎来了提升,不仅产量大增,而且草莓个大味美,成为了当地的“网红”农产品,不仅远销各地,圈粉无数,还形成了口碑效应,无数消费者慕名回购。
而在不久前,张广运的种植园还只是一个依靠家庭式生产的农业作坊,不仅在规模和种植技术上受阻,销路也迟迟打不开。2019年,碧桂园舒城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和全国政协机关驻青墩村第一书记李章程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多次到周边县市调研论证,决定帮助青墩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经过4个月的紧张施工,由碧桂园捐资300万元援建的36亩现代化蔬菜大棚拔地而起。
碧桂园舒城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黎超新说:“青墩村草莓大棚项目当年开工,当年运营,当年产生扶贫效益,是近年来我们开展的非常成功的产业扶贫项目之一。” 如今,经过耕耘,这座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已经迎来了年年大丰收的良好运营状况,也成为了当地持续振兴的发展源动力。
碧桂园援建青墩村蔬菜大棚草莓熟了
整合自身产业链,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产业扶贫,不仅要结合自身优势,还要遵循市场规律,既能将产品生产出来,又能把产品卖得出去、卖得好,才能实现可持续。
碧桂园舒城县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协调引进集团花卉苗木产业链项目落地舒城县百神庙镇金东村,建成200亩花卉扶贫基地,带动120户贫困户通过基地务工、获得土地租金等形式增收。基地由碧桂园集团旗下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生产运营,种植绿化美化常用的樱花、桂花、红叶石楠、香樟及各种时令花卉,产品销往周边县市的碧桂园房产项目,实现房产项目与扶贫的有机结合,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我养殖的黑猪365天吃熟食青菜,基本每天都在山上运动,希望大家喜欢!明天杀猪,欢迎大家来吃杀猪饭、订购黑猪肉!”打开舒城志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志菊的朋友圈,经常能看到她分享黑猪、土鸡及山羊养殖、销售的信息,这位90后女青年的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从2018年至今,在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产业扶贫的支持带动下,张志菊扩建了100亩生态养殖基地,山羊养殖规模从50只发展到200多只,土猪、土鸡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开了两个土特产专卖店,她从自己养猪、养鸡、养羊脱贫致富,发展到带领乡亲一起搞种养殖奔小康。
张志菊实现从传统养殖小农户到新型养殖大户的转变,是碧桂园2018年5月20日结对帮扶舒城县以来,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开展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典范。碧桂园积极利用集团资金、品牌、渠道等资源帮助舒城县山七镇张志菊等致富带头人及舒城县庐镇乡杜万传等脱贫不稳定户发展土猪、土鸡、山羊、蜜蜂养殖及西瓜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经过多年持续精准帮扶,如今,特色农业已迎来丰收的季节。
舒城县庐镇乡蔬菜大棚,西瓜喜获丰收
持续坚持振兴策略 打造特色化美丽乡村
碧桂园一方面落地可持续产生效益的产业项目,例如开展特色种养和消费帮扶,发展乡村旅游等,另一方面投入开展乡村公用事业,例如乡村风貌提升、配合乡村基层党组织和集体经济建设,开展乡村人才培训等。碧桂园今年计划重点实施舒城县经济开发区青墩村垂钓小镇项目,新建社会服务中心一座、改造垂钓中心,结合现有农家乐、采摘园等资源,打造成为全国政协、舒城县、碧桂园三方共建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后期,碧桂园还将积极整合集团旗下酒店、旅游等资源支持项目运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碧桂园的扶贫很很有情怀、很用心,特别注意立足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导入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优势资源,帮助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国政协机关驻舒城县干部李章程对碧桂园的帮扶模式非常赞赏。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碧桂园集团贡献了碧桂园智慧,树立了榜样,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这项伟大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