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互助养老亟需纳入乡村服务

2021-12-10 09:35:03 来源:央广网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2月8日, 中国老龄协会在京发布《中国农村互助养老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2017-2020年对北京、上海、河北等9省市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状况实地调研完成。报告指出,农村互助养老通过组织化、规范化的方式,利用邻里熟人提供互助志愿服务,符合农村老年人低成本获得服务以及参与集体生活的社会养老需求。同时,互助养老具有低成本、非营利、多元参与、灵活多样的特点,是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

城市化加剧了农村人口外流,带不走的老人留守下来,造成农村家庭日渐“空巢化”,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已不复存在,必然导致养老难题的凸显。根据民政部2016年的摸底排查,全国共有农村留守老年人16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约12%。类似的问题城市也存在,只不过城市老年人空巢化不如农村那么严重。

与城市的养老不同,目前农村的养老服务总体还比较薄弱,这主要是与城市养老服务的组织相比,农村养老的难度更大,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尤其是老年人收入低,养老金少,缺乏相对成熟的服务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是农村人口比较分散,简单像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配套的成本更高,而受制于公共投入,跟进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几乎难以开展。

当然,农村养老也有其优势,如土地等资源要素成本低、粮食蔬菜等物资可以自给、农村还是传统的熟人社会,这些给低成本互助式、田园式半居家的集中养老提供了可能,可以说互助式养老是农村养老的最优模式。如,以村为单位,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或利用民居改造、或利用集体土地兴建一些养老的院落,相应配套一些制餐、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设施与服务人员,为周边的留守老人提供集中食宿与照应服务。

当然,在农村发展互助式养老,还是需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关键是如何组织起来,而不能放任自发。首先,政府与政策层面加大对农村养老的扶持,既要对农村养老设施配套给予扶持,也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老人养老、医疗、文化服务相关的保障,缓解农村老人“有钱养老”的瓶颈。

木须虫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