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别让“宝宝专用”收割了“智商税”

2021-12-03 09:37:15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些油别看贵,它不光原料好,而且采用的是冷榨技术,很好地保存了核桃的营养价值,有很多家长来购买。”日前,南宁一家母婴店店员这样介绍店内销售的有机核桃油。记者走访发现,有不少商品都打着“宝宝专用”的旗号进行销售。但一些所谓“宝宝专用”食品成分和普通款差别并不大,价格却较普通款高出一截。

近年来,市面上各种打着“宝宝专用”旗号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相比起普通产品而言,这些产品的价格往往要高出许多。业内人士指出,许多所谓“宝宝专用”产品,实际成分和营养价值与普通产品并没有太大差异。商家宣称的“保健成分”“健康功效”也缺乏科学依据,不过是营销噱头而已。以热销的宝宝核桃油为例,其营养价值就和普通的豆油、橄榄油、花生油差不多。同时,从营养需求来讲,3岁以上儿童所吃的食品与普通成年人的食品没有明显差别。家长大可不必迷信“宝宝专用”“专为儿童设计”等卖点,为此白交“智商税”。在为孩子挑选产品时,应学会看清食品标签和标志,看清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了解产品真正的营养价值,“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此外,一些产品名义上“宝宝专用”,实际上“专坑大人”,涉嫌构成违法行为。这些“宝宝专用”产品价格不菲,一方面涉嫌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同时也有违公平定价原则,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宝宝专用”产品需要一场专项整治,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市场上的各种“宝宝专用”产品进行拉网式排查,对于缺乏相关标准、纯属炒概念造噱头的,责令其删除商品信息或停止发布广告,并依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和商家予以处罚。

张淳艺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