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陈垣著述明志

2021-11-23 09:46:58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被日军占领。时任辅仁大学(后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史学泰斗陈垣,身处危境,大义凛然,坚决与敌斗争。在大学讲台上,陈垣讲抗清不仕的顾炎武的《日知录》,讲表彰抗清民族英雄的全祖望的《鲒埼亭集》,以此自励,亦以此勉励学生爱国。

同时,陈垣还利用史学研究为武器,辛勤笔耕,连续发表史学论著,抨击敌伪汉奸,显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抗战期间他闭门谢客、发愤著述、以史明志。他先后撰成7部专著。其中被称为“宗教三书”的《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兴道教考》,以及《中国典籍佛教概论》均为针对时局、抗击日寇、指斥汉奸的作品,意在表彰明末遗民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通鉴胡注表微》更是陈垣的一部力作,凝聚了他大量心血,前后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集中体现了他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责任感。隐含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操,倾注了他对祖国前途的忧患与希冀,表达了对前方抗日将士的敬慕和对汉奸卖国贼的痛恨,体现了很高的学术成就和爱国主义思想。

胡适曾说:“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将来中国的新史学须有北方的疑古精神和南方的勤学工夫。能融合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在黑暗岁月里,心向光明、坚贞不屈的陈垣,以笔作枪、著述明志、巨著煌煌,成就了璀璨绚烂的自我。崔鹤同

上一篇:“驴贩子”黄胄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