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感谢现行的周五工作日制度,使我得以在双休日回到农村老家,给自己植个根。
我出生在农家院,长在农家院,大学毕业后离开了农家院。尽管我在城里买了房子,娶妻生子,在城市一角扎了根,可我总觉得那根扎得不够踏实,根须不够长,远远不能支撑我日渐丰满的人生。我之所以经常回到农村老家,就是因为我始终认为:我的根还在农村!我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热血,我的性格秉承的是农民的朴实;不论我身在何方,我的根都扎在农村的街巷里,扎在家乡那片黑油油的土地里!城里的楼再高也不是我的根,即便是我未来的根,也是底气不足、血气苍白的根。
我要寻根!一个人,活得没了根,便成了飘泊不定的风筝,流离颠沛,不知所终。所以,我常常回到农村老家,生怕自己断了根。到了农村老家,我就倏然变成了一条快活的鱼,游进了乡村清澈的河道:拿把锄刀,跟邻居二叔去铲地;扛上铁锹,跟后院五婶去村南扬粪;穿上铜钱厚的罩衣,跟村东二爷去钻齐胸高的玉米地施肥;操上镰刀,跟村西刘哥去村南的庙头河里剪菱角、鸡头包,或潜入河底去采蚌、挖藕……乡间这部内容丰厚的大书,我一直读了18年,才恋恋不舍地合上;现在,我重新将其翻开,那种久违的欣喜常常让我夜不能寐!
根是作物的营养线,我是乡村的一株庄稼,自然离不开根的滋养。前几年,我做生意失利,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回到乡村,父老乡亲边锄地边告诉我:庄稼不收年年种!一两次失利算不了什么,这棵苗没长好,不等于这条垄的苗都没长好,前面的好苗多着呢!揣着乡亲们的叮嘱,我重返生意场。我像一头狮子睁大眼睛,勇猛向前,披荆斩棘,两年下来,不但赚回了全部损失,还挣了一大笔钱。数年前,我因工作出色,而被提升为部门正职。当我把这一喜讯带回老家时,父亲却没有大喜过望,他边拔青麻边告诫我:“不管咱出息到哪步,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有根的人才不会东飘西荡,有根的人才不会摔得鼻青脸肿!”铭记着父亲的教诲,我在工作中踏踏实实,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不但赢得了上下的称赞,而且也取得了不菲的业绩。现在,我的职务又得到了提升。但,不管我“出息”到哪步,我都会铭记着父亲的教诲:人须有根,切勿忘本!
放眼周边,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该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该有多少人活成了无根的风筝啊!无根的人,即便飘得再高、再远,也会因缺少“地气”的呵护而“营养不良”!——为自己植个根吧!那样,你才会长得接着地气,茎粗叶绿,永葆生机!
钱国宏 辽宁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