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九不知”者陈寅恪

2021-11-15 11:09:42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人们评价陈寅恪的学问是“博大渊深”。与他同时代的学者,认为他是“教授中的教授”。可有一位学者却得出他“一问九不知”的结论来。

我国有名的中西交通史研究专家方豪曾回忆与陈寅恪的初次见面。那是1939年秋天,方豪在昆明,得到一位同姓学者的邀宴。这次宴会上,他第一次见到了早获大名的陈寅恪。因为自己研究中西交通史,又知道陈先生研究过梵文和几种中亚古文字,也通拉丁文,这些对早期中西交通了解大有助益。他便“一连串提出许多中西交通史方面的疑问,请求解答”。结果“陈先生是一问九不知,一再地谦称对此实在毫无所知云云”。这让方豪颇为失望,他用了“九不知”这样程度的词形容,可见,陈寅恪几乎没有回答方豪的任何问题。

对方豪的问题,陈寅恪真是“毫无所知”吗?当然不。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佛教典籍等有精深研究,其中有许多中西交流情形。方豪在失望之余也说:“但他(陈寅恪)的谦虚,却也使我钦佩不已。”陈寅恪还是通过一件小事,让方豪有学问和做人的“获益”。

因为与做东请客的学者同姓,当时习惯,要有所追溯。方豪便问:你们云南的方姓是从哪里迁来的?方姓学人随口回答:我是桐城方氏的后裔。桐城方氏,是历史上有名的望族,直到近现代仍大有影响。

宴席结束后,在座的一位学者对方豪说:他是么些人,说桐城方氏后裔,只是面子好看些。“么些”即纳西族先民。陈寅恪也在跟前,他对方豪说:“我们万不可拆穿他。唐代许多胡人后裔,也用汉姓,也自道汉姓始祖何处。”这话不仅有学问支持,且对人世迁变有体验认知。所以方豪虽然说陈寅恪一问“九不知”,却还认为:“那晚令我获益最多的,还是陈寅恪先生那几句话。”

杨建民

上一篇:张恨水痴爱菊花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